绿色工厂申报开启简便模式 企业为何感觉变难了
创始人
2025-10-27 07:20:23

在政策支持、市场推动下,近年来各地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积极性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382家,累计达6430家,带动地方累计梯度培育省市层面绿色工厂1.6万余家。

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申报工作虽然手续变简单了,但实质性要求更高了,要求企业用真实数据说话。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未来还需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申报要求更新

英发睿能正在积极申请绿色工厂认证。在四川宜宾,得益于屋顶光伏与当地丰富的水电,英发睿能旗下的英发德耀工厂,在2024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升至60%。截至2024年底,英发睿能累计实施节能技改项目200余项,帮助减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约8602吨。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相当于手持一张权威的绿色名片,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认可绿色低碳生产的客户。”英发睿能总裁办ESG部长蒲易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蒲易发现,2025年的绿色工厂申报流程呈现出更为简便的特征,例如《通知》提到,企业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如实自主填报申报表完成自评价,不再需要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这帮助企业降低了申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蒲易说。

复洁环保控股子公司捷碳科技为企业提供绿色改造、绿色工厂申报服务。捷碳科技负责人顾纯俊告诉记者:“今年绿色工厂申报首次取消了第三方评价报告,采用直接线上填报,管理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和填报说明视频,流程更加高效,操作更便捷、透明。”

绿色工厂评级指标也大幅度简化。《通知》附件显示,新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包括五项一级指标,分别是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五项一级指标下设14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数量从之前的92项缩减至14项,评价内容更加聚焦。”中节能咨询副主任研究员霍越说。

与此同时,对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的要求变高了。蒲易表示:“过去的评价要求基于很多定性的文字,但今年定性的要求转变为定量的评估,以数据评估工厂的绿色化、低碳化。”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14项二级指标中,有11项为定量指标。蒲易介绍,评价指标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如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等,需要达到行业前5%水平、行业平均值等才能得分。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要求中“能源低碳化”的分值权重达到30%,公司需计算能源消耗量和消耗强度,对碳排放、碳足迹等进行多项盘查与核算。“这对企业能源与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蒲易说。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申报绿色工厂的手续变简单了,但申报成功的门槛变高了。“企业不能再靠包装材料应付评审,必须脚踏实地进行绿色转型,用真实、优秀的绩效数据说话。这使得申报绿色工厂对于真正致力于绿色发展的企业更具吸引力,而对于只想拿牌子的企业则难度大增。”顾纯俊表示。

《通知》还对现有国家绿色工厂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有进有出”。《通知》提出,现有国家绿色工厂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的,将从现有名单中移出;如发现企业存在数据或材料造假,将把企业从名单中移出,并禁止三年内再次申报。

企业积极申报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下一步我国制造业发展定下了绿色低碳的主基调。霍越观察到,经过地方政府的鼓励宣传,以及评价机构的培育引导,近年来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申报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

“2024年,全国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382家,累计达6430家,带动地方累计梯度培育省市层面绿色工厂1.6万余家,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霍越称。

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的重要推动力来自各地出台的激励政策。霍越表示,多地对获得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的奖励,真金白银的激励直接降低了企业的改造成本。蒲易介绍,四川省对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成功的企业提供50万元资金奖补。

在融资方面,部分地区为绿色工厂提供专项授信额度、贷款贴息和贷款利率下浮等政策。“企业可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申请碳中和贷款进行融资,从而使融资成本较传统渠道降低1个至2个百分点。”霍越说。

此外,合规要求与市场因素也驱动企业申报绿色工厂。霍越表示,随着环保法规趋严,绿色工厂认定可帮助企业规避政策风险,实现长期合规运营;国内碳市场扩容的趋势,推动更多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国际碳关税政策使得绿色工厂建设成为产品出口的通行证。

企业在申报绿色工厂过程中,推动工厂进行节能改造,可为企业增加收益。“绿色转型本身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新,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光伏发电,优化用能结构,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等措施,企业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顾纯俊说,另外获评企业可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提升ESG评级。

蒲易表示,关键大客户会要求企业完善工厂管理,达到国际市场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为此,公司“可持续发展与战略委员会”全面统筹相关行动,科学规划了“双碳”目标及实施路径。在实践层面,通过申请国际权威的产品碳足迹认证,强化产品绿色竞争力;在工厂端构建并落地绿色低碳、趋近零碳的生产运营体系。

技术创新与数智化破局

在绿色工厂申报热潮背后,制造业企业正掀起一场以技术创新和数智化管理为核心的绿色转型浪潮。企业结合自身场景探索多元路径,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同时提升工厂效益。

2021年至2024年,霍越在西部某省份开展绿色工厂培育工作。他注意到,当地水泥行业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通过专项技术改造,突破转型困境。由于高原地区缺氧,水泥熟料的煅烧效率较低,部分水泥企业积极应用富氧燃烧技术,同时充分结合数字仿真技术,大幅提高窑炉燃烧效率,有效提升水泥熟料的单位产品能效,部分水泥企业的熟料单位产品能耗已达到标杆水平。

在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融入制造业生产环节。公司将生产车间的智能设备和TPM智能管理系统、MES系统进行数据互联,不仅能高效完成自动化生产任务,还能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检测,发现人眼难以察觉的缺陷。公司引入节能型装备、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先进设备的升级换代,每年可节省用电量514.6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1.9吨。

顾纯俊说,不少企业通过部署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实现低碳化改造。此外,企业可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水、电、气、蒸汽等能源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能耗的精准监控、异常诊断、优化调度和预测性维护。

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正在成为工厂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霍越表示,如光伏一体化建筑、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以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能碳管理平台等,已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节能降碳成效。另外,像碳捕集利用(CCUS)、氢能热电联供、氢能冶金、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智能微电网等仍处于示范阶段,成本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在2025年度绿色工厂申报工作中,数据成为重中之重。“绿色工厂的评选对于数据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科学。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日常管理的系统化,建设好企业自身的数据集,为企业向数智化发展提供支撑。”霍越说。

顾纯俊建议,企业所有申报数据,如能耗、水耗、碳排放、资源利用率等,应有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数据和计算依据支撑。“例如,节能数据应来自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记录,而非估算。企业需提早准备,尽早上马信息系统。”顾纯俊说。

蒲易表示,在绿色工厂改造过程中,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的应用成熟度不断提高,成本逐步降低。“这类平台可以自动采集并核算电、水、燃气等能耗数据,直接生成绿色工厂评价所需的关键指标报告,极大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企业用数据说话。”蒲易说。

在改造成本方面,霍越表示,企业可以充分研究所在省份、城市的相关奖补政策,利用地方奖补覆盖初始投资,并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优先改造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同时,在企业治理上做好体系化准备,提前完成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四大管理体系认证,参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每年公开可持续发展报告,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碳核算。在提升目标上,可以对标行业先进企业,及早研究制定升级改造技术路线图和具体实施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网... “去博物馆炫饭”——当3元臊子面遇到三千年青铜史,Z世代用味蕾打卡文明 谁能想到,2024年最火的城...
原创 传... 最近闲来无事,每天晚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拜读聂绀弩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聂绀弩这个名字,年...
原创 新... 9月1日起,电动车新国标标准正式实施,对电动车的配置做了调整,其中有“2限”强制标准,也就是说,电动...
原创 联...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一边宣战、一边激动到浑身颤抖,因为波兰过去就是苏联,所以英法宣...
绿色工厂申报开启简便模式 企业... 在政策支持、市场推动下,近年来各地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积极性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