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斯克和OpenAI CEO奥尔特曼又在互联网上开始了新一轮“互掐”。昔日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如今却陷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激烈争斗。回顾两人的合作历程,可以说是“相爱相杀”。
马斯克与奥尔特曼隔空火力互喷
当地时间2月10日,据外媒报道,马斯克带领一群投资者提出以974亿美元的价格取得OpenAI的控制权。此次收购针对的是控制OpenAI的非营利组织。马斯克的律师马克·托伯洛夫(Marc Toberoff)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经于当天提交了收购要约,“现在是时候让OpenAI回归到它曾经的开源、安全至上的理念了。我们将确保这一点。”
消息公布后,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立即在X(推特)上发文回应称:“不,谢谢你,但如果你愿意,我们将以9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witter。”
马斯克则回复称其为“骗子”,并转发了此前奥尔特曼出席听证会的视频称其为“骗局 奥尔特曼”。
马斯克和奥尔特曼的推文
奥尔特曼还表示,“愿意在人工智能领域与中国合作,并将为此尽最大努力,因为这很重要。”
10年间, 从盟友到敌人
马斯克与奥尔特曼近年来一直针锋相对,两人都曾任OpenAI联合主席 ,由于理念相悖分道扬镳,甚至在去年闹上了法庭。
2015年,两人共同参与创建OpenAI,最初定位为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开发对全人类有益的人工智能技术。
2018年,OpenAI 因资金等因素发展不如预期,受限于买不起昂贵芯片,奥尔特曼找到微软,经过谈判,微软最终出资总额5000万美元。马斯克对此表达不满,认为这是 “恶心” 的交易,标志着 OpenAI 开始向闭源商业化道路偏离。
当时,马斯克对OpenAI领导层提出严厉批评,认为组织存在资金调度与方向偏差,甚至提出吸收 OpenAI 并入特斯拉,由他亲任CEO,但被奥尔特曼和其他创始人否决。此时,OpenAI 有迹象转型为有限利润实体(OpenAI LP),马斯克对此强烈反对,认为 OpenAI 已偏离最初使命,逐渐成为微软等大公司利益的附庸。
随后,马斯克被董事会踢出局,不过仍承诺提供资金支持,但双方关系裂痕已难以修复。
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将OpenAI推上生成式AI的巅峰,其估值飙升至千亿美元级。与此同时,马斯克于2023年成立xAI,推出大模型Grok,直接对标OpenAI。
双方从理念分歧升级为市场竞争,马斯克多次公开批评OpenAI“背弃初心”,2024年2月,马斯克起诉了OpenAI及奥尔特曼等人,指控他们违反了他在2015年帮助创建该公司时订立的合同协议。
去年3月,OpenAI在官网发布文章,公开了与马斯克的来往邮件予以回击。OpenAI表示马斯克本质上是因为不再能参与公司而心生嫉妒,并指出马斯克当年其实支持OpenAI建立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组织结构,还曾试图将OpenAI与特斯拉合并,以获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成为他的“摇钱树”。
视觉中国图
两人的纠纷并未因此平息。
今年1月21日,特朗普入主白宫第二天就宣布了一项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人工智能(AI)项目,将由美国甲骨文公司、OpenAI和日本软银集团联合出资打造。
眼看着特朗普政府的人工智能议程被奥尔特曼捷足先登,马斯克气愤地在社交平台X上评论“他们实际上没钱”,并补充说“软银现在的资金远低于100亿美元,我有可靠的消息来源”。
奥尔特曼则强硬回击,“‘星际之门’对美国意义重大。对国家有利的并不总是对你们公司最有利的,但在你的新角色中,希望你能把美国放在第一位。”
对此,特朗普淡然表示不同意马斯克的质疑,直言他只是“讨厌其中的一个人(奥尔特曼)”罢了。
从AI发展伦理分歧到特朗普上台后的“争风吃醋”,马斯克和奥尔特曼的恩怨或将成为科技史中权力博弈的经典注脚,两人激烈的“争斗”远未结束。
综合自澎湃新闻、财联社、湖南日报、央视新闻等
上一篇:如果数据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