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首超130万亿,为何是“了不起的成绩”?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如何研判?
创始人
2025-02-10 14:01:19
0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去年经济发展成效如何?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为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交出一份“年终成绩单”。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会上介绍称:初步核算,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这是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130万亿的新台阶,也意味着年初定下的目标得以实现。

这份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释放哪些新信号?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会定在多少?新的一年,我国还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挑战?带着种种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了多名经济领域专家,以期对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探索出新动能。

1、增长5%为何是“了不起的成绩”?

“去年经济增长不利因素较多,我国仍能实现年初5%的增长目标,这也说明我国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如何评价国内经济总量较上年增长5.0%的数据表现?康义在发布会上用“了不起的成绩”加以形容。

的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基本保持每1至2年,就突破一个十万亿元的关口。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破100万亿元大关;随后2年里又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在刚过去的2024年,经济总量实现超130万亿元的大关。

“站上130万亿元新台阶,这个数据无疑是令人振奋的,甚至有些出乎意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如是说。

苏剑认为,这份成绩之所以出乎意料,原因在于2024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他表示,2024年包括中国在内,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外部冲突加剧、国内困难增多,在复杂的国内外严峻形势里,我国经济总量仍能保持5%的增速实属不易。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实现5%的增长目标,在进入去年4季度后,实际上已在意料之中:“这是我们年初定下的目标,过程中我们只是扛住压力,通过政策调控加码而实现了这个目标。”就在202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去年经济发展压力何在?苏剑认为,其主要矛盾在于内需不足,消费市场疲软。消费如果持续低迷就无法拉动投资,投资就上不去,国内经济大循环就会受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也随之变大。

苏剑还提到,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以及外部地缘政治带来的各种压力,同样是去年经济提速的难点之一。但从最终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尽管去年经济增长不利因素较多,我国仍能实现年初5%的增长目标。“这也说明我国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加。”

在贾康看来,以上问题的解决,主要得益于政策与改革合力发挥作用。尤其去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放大招,为后期经济提速带来显著成果。

同时贾康还提到,随着我国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措施,尤其在去年7月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超300项改革措施,为解放生产力提供深层制度安排的创新,促成新旧动力转换,也为今年实现经济增长5%目标形成动能合力。

康义也在发布会上总结称,国内经济总量较上年增长5.0%,背后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也意味着,我国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抗风险能力更强。

2、年末增速为何回升?

“这是下半年多重政策措施出台后的成果显现。”

尽管去年全年经济总量较上年增长了5%,但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

二、三季度增速何以明显放缓?苏剑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经济增速变化,因为前期压力通常会在年中释放,各种问题会集中在2、3季度表现出来,所以在此阶段经济增速就会慢下来。

贾康提到,二、三季度增速放缓,仍受制于国内外压力的叠加,同时从内部因素来看,国内经济过去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特征愈加稀薄,而矛盾凸显期特征已愈加明显。受国际政治经济影响,有外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阻碍, 而内部的总需求不足、结构失衡、预期转弱等问题,都对国内经济形成下行压力。

这些矛盾的叠加,导致二季度经济增速比一季度明显下滑。尽管当时政策已开始调整,但市场需要反应周期,所以三季度还没能实现增速扭转。”贾康说。

但为何四季度经济增速能快速冲高?贾康认为,这是下半年多重政策措施出台后的成果显现。他提到,去年三季度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的经济调控指导方针,在多种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的铺垫下,9月24日货币政策放大招、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正视困难众志成城完成年度经济工作任务目标,继而10月有发改委政策导向与财政政策组合的信息系统化宣示,11月8日"以债化债"全套方案正式公布,这都为季度经济增长提速增加了动能。

图片

▲货币政策 图据图虫创意

贾康表示,在多重政策组合拳合理作用下,才有了四季度经济增速冲高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的发力,没有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那么市场可能会随着二、三季度经济放缓而信心下滑,运行态势无法转升,5%的增长目标就没法实现。”

3、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多少?

三名专家均认为会持续保持5%左右的增长目标,但也会面临挑战。

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梳理,截止1月16日,已有14个省份召开了地方两会,并公布了2025年各自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目标最高的是海南,定在6%以上;内蒙古和湖北也定在6%左右。但总体上,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目标仍保持在5%上下。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指出,如海南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贸港将即将封关运作,这对当地经济增长会起到良好作用。

至于202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白明、苏剑、贾康三名专家均认为会持续保持5%左右的增长目标。

贾康解释称,基于党中央提出的“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要求下,到2035年要实现我国经济总量折为人均GDP比2020年再翻一番这个基本目标,于是测算可知我国这一阶段需要追求年均5%的增长目标。

同时,贾康告诉红星新闻,5%的年均增长要求,符合当前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即我国经济社会"成长性"在经济运行宏观层面上所对应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大致就在5%或再略高。

同时,上述专家均提到,2025年要保障这样的增速目标同样也面临挑战。贾康指出,在新的一年,我们仍将面对外部的单边主义、地缘政治打压政策;同时,国内还需继续解决一系列改革攻坚克难的问题,并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优化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组合拳,改善预期管理,为企业营造更合意的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

白明也表示,2025年能否完成新旧动力转化,能否妥善解决来自美国增加关税的贸易挑战、消费市场能否持续提升,都是新一年我国经济发展要面临的挑战。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实习生 颜诗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尽管维京人的主要目的还是掠夺,但是他们也会在一些肥沃富饶的新土地上殖民。著名的都柏林、约克城以及雷克...
400年历史,佛山人为何钟爱“... 通济桥上到底有谁在啊? 每逢元宵佳节 佛山人少不了一项重要的活动 ——“行通济”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
全球三成产品来自中国,德媒直说...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11日,《商业内幕》德国版(businessinsider.de...
刘晓庆出演微短剧,主流明星为何... 作者 | 文娱先声 林侃侃 74岁的“庆奶”也要入局短剧了! 2月6日,由刘晓庆主演的首部短剧《...
原创 如... 这篇文章深刻研究了日本长期以来的野心、历史背景,以及对可能成为其征服对象的国家的分析和推测。我将从我...
原创 大... 北魏末年,孝武帝元修为摆脱权臣高欢的控制,直接跑到洛阳投靠宇文泰,此后高欢立十一岁的元善为皇帝,于是...
15天突破500万!杨凌电影市... 万万没想到,春节期间,杨凌电影市场这么火!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1月29日至2月12日10时,杨凌...
没有高铁站,这个县城春运为何仍... 清晨,老家在河北石家庄元氏县的赵立波从四川广安搭火车返乡:先经重庆换乘高铁抵达石家庄,出站后百米左右...
美国防长:中国“野心”是大,但...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2月10日前往欧洲,开启了其任内首次海外之行。海格塞斯1...
原创 杜...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2月12日NBA常规赛,客场作战的灰熊以119-112击败太阳。 (相关阅...
销量再下滑,本田为何这么难? 2025年1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同比暴跌31.8%,仅售出68,890辆,较2024年同期的10...
吴九成逝世,享年111岁 全国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战士吴九成,于2025年2月11日5时10分逝世,享年111岁。 生平 吴九...
特朗普为何对五角大楼“动手”?... 当地时间2月7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他已要求马斯克审查教育部和五角大楼的经费。特朗普9日说,我们会审查...
《红楼梦》的4个元宵,为何与看... 又是一年元宵节。 元宵佳节在咱们传统节日里,承载着人们阖家欢聚、共赏花灯、同品元宵的美好祈愿。活动丰...
万达商管新动作不断!为何接连成...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何其聪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快讯 近日,大连万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
公司快评|股价连续9个涨停 新...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2月11日晚间,新炬网络(SH605398,股价49.47元,市值80.50亿元...
深海评 | 美国为何重启对伊朗...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签署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表示将重新针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政策。从目前内容看,特朗...
马斯克VS奥尔特曼,为何“相爱... 近日,马斯克和OpenAI CEO奥尔特曼又在互联网上开始了新一轮“互掐”。昔日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