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如何把握“流量密码”?广东医生热议
创始人
2025-11-23 23:02:00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医学科普负面清单,对利用AI生产医学科普内容等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对有志于打造科普IP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而言,这将带来哪些改变?

11月23日,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传媒工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健认为,新的负面清单将为医学科普工作划出清晰红线,推动行业从粗放发展走向规范发展。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组织制定了《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试行)》(下称《负面清单》),明确了十种负面行为,其中包括“不得滥用人工智能技术”“不得以健康科普形式违法违规发布各类广告、导流导诊”等。

如何在医疗科普中正确、适度使用AI,成为讨论的话题之一。

抖音华南大区商务负责人张海强认为,短视频用户量高达9.34亿,其中超过70%对专业医学科普有需求或兴趣,需要在网上获取医疗信息和服务。在此背景下,高效的数字医疗服务工具能有效连接医患,而医疗AI应用则可实现从线上品牌曝光到线下门诊的转化,让患者能更快、更精准地了解并找到合适的医生。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融媒体中心主任周颖怡提出医生IP打造三大要素:选择具备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医务人员,精准定位内容方向,针对不同平台特性进行内容适配。周颖怡还强调,要避免过度娱乐化和内容同质化的误区。

王健认为,对有志从事医疗领域科普的医护工作者而言,AI是提高内容生产效率的工具,但不能替代医患情感连接;内容真实性是底线,AI生成材料必须由医务人员审核把关。王健说:“有的MCN机构(指自媒体经纪公司)会通过AI数字人技术,让AI数字人医生做海量科普,但医生无法为全部内容一一把关。同时,目前的数字人技术还不够成熟,过度使用可能会削弱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负面清单》还对“导诊引流”“低俗擦边”“宣扬神医、神药”等行为作了规定要求。王健认为,这反映出当前的医学科普体系建设仍待加强,但规范管理不代表过度解读和加码监管,而应该用扶持来引导,《负面清单》的出台给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在王健看来,医学科研与医学科普应当“两翼齐飞”,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国家早已明确“鼓励支持医务人员规范开展健康科普”,并将科普成果纳入职称评审,这传递出清晰的导向:规范不是限制,监管的终极目标是护航行业健康发展。“举例而言,如果医疗机构能将医学科普纳入职称考核体系,建立与科研工作同等的激励机制,就很有希望把医学科普做起来,让权威准确的健康知识更好惠及百姓。”王健说。

在大会现场,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传媒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韦建瑞对在2025年“关爱妇幼健康,科普先行”健康科普征文大赛进行了汇报与总结。

韦建瑞介绍,该大赛作品兼具“专业高度”与“接地气”的表达,打破了医学知识壁垒,解决了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36个、优秀奖36个,网络人气奖1个、优秀组织奖4个。会议现场为获奖个人和组织举行了颁奖仪式。

南方+记者 钟哲

受访者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洋果子”炼成“金果子” 陇南... 进入11月,位于油橄榄“黄金种植带”的甘肃陇南,迎来油橄榄的集中采摘期。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洋树种...
银发医养如何多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银发医养行动,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
生育津贴能领多少?如何覆盖生产... 关于失业保险 或许大家都知道 领取失业金期间的宝妈可以领取生育津贴 但是实际上对于如何申请? 怎么样...
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如何把握“流...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医学科普负面清单,对利用AI生产医学科普内容等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对有志于打造科普...
原创 1... 有网友问,过渡性养老金发到哪一年为止? 答案是,发到所有 有视同缴费年限工作人员全部退休完毕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