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玲粥店主自述:从创业小白到月入15万,我是如何做到的?
创始人
2025-11-23 19:01:50

“当初拿着十多万积蓄想创业,看了十多个项目都没敢下手,直到遇到曼玲粥,没想到‘跟着品牌走’真的让我从创业小白变成了月入 15 万的店主。” 作为曼玲粥全国1600家门店中的一员,回顾这两年的加盟经历,我想用自己的真实故事,说说选择粥品连锁品牌的那些 “省心事儿”。

加盟前:纠结再三,是“专业度”让我下了决心

2023 年,我刚从互联网公司离职,手里攥着工作五年攒下的 15 万,想找个风险低、易上手的项目。最初刷到曼玲粥的加盟信息时,我心里满是顾虑:“粥品门槛低,会不会竞争太激烈?我没做过餐饮,能撑起一家店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联系了曼玲粥总部招商团队,没想到第一步就被 “专业度” 打动。他们没有急于让我签约,而是先带我去周边的直营店考察,从早高峰的出餐速度到夜宵时段的订单情况,一一拆解运营细节。更让我意外的是,总部用 AI 选址系统帮我分析了三个备选商圈,最终选定的大学城商圈,正好契合曼玲粥 “年轻化消费” 的定位。

“15 万包含品牌授权、装修设计、设备采购,总部还包培训和开业扶持。” 招商经理的话打消了我最后的顾虑。比起自己摸黑开店,有成熟品牌背书、标准化流程和数据支撑,显然更稳妥。2023 年 9 月,我的曼玲粥店正式签约,从选址到装修,前后只用了 45 天。

开店中: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总部是我的“定心丸”

开业前一周,我和店员一起参加了总部的线下培训。从粥品熬制的火候把控,到外卖打包的密封技巧,再到收银系统的操作,每一个环节都有老师手把手教学。更实用的是 “运营模型” 培训,总部根据过往数据,帮我们规划了早高峰(6:30-9:00)、午市(11:30-13:30)、夜宵(21:00-23:00)的排班表,既避免了人力浪费,又保证了出餐效率。

开业初期,我最担心的就是订单爆单时 “手忙脚乱”。在总部派来的运营督导驻店帮扶下,从外卖平台的满减设置,到评价回复技巧(遇到差评先道歉,再私信解决问题),都帮我一一落实。记得开业第三天,恰逢周末,线上订单突然从日均 80 单涨到 150 单,后厨忙不过来,督导立刻协调周边门店调派了 2 名熟练工过来支援,才没让订单超时。

更让我省心的是供应链。每天早上 7 点,总部的冷链车会准时把食材送到店门口而且通过 ERP 系统,我能实时查看库存,比如发现皮蛋快用完了,直接在系统上下单,第二天就能补货,损耗率一直控制在 3% 以内,比自己采购节省了不少成本。

运营后:月入15万的秘密,是“跟着品牌走”的底气

开店第三个月,我的门店就实现了盈利,能有这样的成绩,除了选址精准,更离不开总部的 “时令营销” 和 “数字化赋能”。

每个节日前,总部都会提前下发营销方案。比如去年腊八节,总部推出了 “腊八暖粥套餐”,我们只需要按照方案上架产品、设置优惠,当天订单就突破了 300 单。

而且通过总部的 “实时数据看板”,我能随时了解门店的经营情况:哪些产品卖得好(招牌皮蛋瘦肉粥、香菇鸡肉粥日均销量超 50 份),哪个时段订单少(下午 15:00-17:00),甚至能看到顾客的差评集中在哪些问题上(比如 “粥太稀”“配送慢”)。现在,我的门店已经培养了一批老顾客,看到顾客在评价里说 “这家粥品新鲜,孩子爱喝”,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未来:想再开一家社区店,跟着曼玲粥 “一起成长”

现在我正在准备申请第二家门店的加盟,总部已经帮我做了初步的商圈分析。回顾这两年的加盟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创业不是 “单打独斗”,选择一个靠谱的品牌,就像有了 “靠山”。从选址、培训、运营到营销,总部帮我解决了 90% 的难题,我只需要专注于做好产品和服务。

有人问我,开粥店会不会觉得 “没门槛,容易被替代”?但我觉得,曼玲粥的 “标准化” 和 “差异化” 就是最大的门槛 —— 标准化保证了品质稳定,差异化(地域口味调整、时令新品)让我们能留住顾客。未来,我想跟着曼玲粥一起,把这碗 “暖心粥” 送到更多人手里,也让自己的创业路走得更稳、更远。(图文/小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发医养如何多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银发医养行动,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
生育津贴能领多少?如何覆盖生产... 关于失业保险 或许大家都知道 领取失业金期间的宝妈可以领取生育津贴 但是实际上对于如何申请? 怎么样...
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如何把握“流...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医学科普负面清单,对利用AI生产医学科普内容等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对有志于打造科普...
原创 1... 有网友问,过渡性养老金发到哪一年为止? 答案是,发到所有 有视同缴费年限工作人员全部退休完毕为止。 ...
日本政府顾问:无需等到160关... 日本政府顾问表示,高市早苗政府对日元干预将采取更积极姿态,以抑制日元疲软带来的通胀压力,干预门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