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近代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冲击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格局。数百年的演变,使得世界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强国为主导、其他大国为补充的大国体系。西方国家在其中占据更为强大的地位,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然而,这种格局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崛起,逐渐打破了西方一家独大的格局,开启了新的世界权力分配。
谈到西方的崛起和中国的崛起,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西方的崛起是通过抢夺来实现的,而中国的崛起则源于勤劳创造。为何有这样的说法呢?事实上,这涉及到不同文化观念的影响。西方文化一直强调巧取豪夺、不劳而获的思想。古代西方文化中,天地和整个物质财富都被看作是神创造并给予人类的。面对灾难,西方神话首先考虑的是逃避,比如诺亚方舟等。因此,西方的发展和近代的强大可视为这种文化观念的体现。
西方起初相对落后,很多是国土狭小的小国,资源相对匮乏,如英国、法国等。更直接的是,百姓在某种程度上较为懒散。然而,近代西方崛起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方通过航海抵达其他国家。面对相对较弱的国家和民族,西方通过所谓的贸易实际上演变为了抢劫。为了更方便地掠夺财富,他们甚至直接建立了殖民地,长期进行掠夺。最早的西方列强如西班牙、葡萄牙,每年都从海外运回大量黄金、白银、珍珠和玛瑙,国家财富因此大幅增长。后来的英国、法国、德国等也是如此,通过建立广阔的殖民地,以武力掠夺和抢劫,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并直接运至国内。西方国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原始积累和财富的快速累积,基本上仍然依赖文化中的不劳而获,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与此不同,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勤劳致富,通过双手创造财富。在古代,中国所创造的财富占据了世界的主导地位,全都源于辛勤的劳动。然而,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由于中国的衰弱,西方不断地侵略中国,抢夺财富。从八国联军侵华到甲午战争,再到日本侵华,西方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掠夺和抢劫,财富被掠夺得数不胜数,用现在的美元计算,最少也达到了数十万亿美元。因此,近代一百多年的抢劫使得原本富裕的中国一步步沦为穷国。二战结束后,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大国,这是在百姓勤劳的双手下取得的成就。中国的高速发展与改革开放40年息息相关,这是源自中国人民的勤劳。
正是由于中国的努力,建立了世界上最宏伟的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工厂,并在科技领域开始追赶并领先全球。与西方通过抢劫和掠夺形成的富强不同,中国的强大是建立在中国人民的勤劳之上。尽管中国目前仍然有些方面落后,但后劲更加强大。这也是西方对中国持谨慎和忌惮态度的原因之一。
西方的强大是通过抢夺而来的,而中国的崛起则是勤劳的结果。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文化观念对国家兴衰的影响。西方百姓或许依然懒散,但通过压榨世界仍能富裕发达。相比之下,中国的强大建立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之上,尽管暂时还有些许差距,但未来的潜力更为巨大。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对中国持谨慎态度的原因。在新时代的变革中,中国将继续秉持勤劳创造的传统,为全球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世界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