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约100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左右~
行业研究表明,要实现国际海事组织(IMO)到 2050 年减排50%的目标,除新燃料技术外,50%的脱碳收益是通过提高现有船舶的运营效率。而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是船东、港口、船舶服务平台等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于港口来说,制约其作业效率的是港口的装卸设备,如集装箱起重机、移动式港口起重机等,港口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并且利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船舶靠港后的作业效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船舶卸货后,港口要避免货物过度集中在码头某一区域,减少码头车辆到港口船只的时间,也要避免货物、车辆、RTG和推高机同时集中在一个地点作业。
2. 港口规划需要保证闸口进出的优先次序,避免阻碍通道从而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减少车辆在闸口的停留时间,规划并对港口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比如说吊具,不仅需要规划维护,还需要准备备用设备以便随时更换,以减少长时间维修带来的损失。
对船东来说,六年前瑞典油轮船东斯泰纳散货公司(Stena Bulk)就开发了自己的船舶性能管理软件平台,自此,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来提高船舶运营和靠港效率的思路就在业内逐渐达成了共识。研究报告称,去年全球海事数字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590 亿美元,比疫情爆发前的估计值增加了240亿美元,增幅达18%,预计到2030年将翻一番多,达到 3450 亿美元,高于此前估计的 2790 亿美元。
近几年,船舶数字化软件层出不穷,船东需要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数字化产品并获得相应的服务,就要明确对数字化软件或平台的要求,如
1. 提高船舶设备性能的软件,就可以通过数字化将传统船舶设备替换成高性能的螺旋桨和发动机;
2. 获取港口信息和天气数据的软件,就可以智能优化船舶航线,避免在港口排队进港;
3. 业务大数据+数字化系统的软件,就可以通过大数据优化及监控船舶业务进程,提高在港靠离效率。
船东在提升船舶靠港效率上可以选择E-PORTS平台来帮其加快脱碳进程。E-PORTS智能船舶服务管理平台为船东、租家、船管公司等航运链条上的各方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海事服务。E-PORTS平台内提供的【全球港口指南】工具,可以免费帮助船东和船长提前了解港口信息,优化航线;同时,E-PORTS船舶服务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助力下,用标准化的流程提高了业务效率,业务信息全程透明,实现了对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监督。
相信在更多的像E-PORTS平台这样的数字化平台的帮助下,航运业可加快实现脱碳目标。
了解更多E-PORTS,请点击以下链接。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下一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如何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