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侵略和政府软弱无力,预示着一个朝代的衰落和大动荡的到来。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成为了许多商人的生存本能。乔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之一。 作为山西的富商,乔家曾经风头无二,但在抗日战争期间,即便是当时掌握政权的国民党政府,也被日本军队打得溃不成军。那时,作为民间商户的乔家,究竟是如何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中保全自己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乔家的财富 有人认为乔家的财富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而也有人觉得乔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商户。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不一。毕竟在当时,清政府虽在内战中稳坐江山,但在外敌面前却显得毫无还手之力,许多富商也因此被压得所剩无几。 然而,乔家却能在清朝时期迅速崛起,风生水起。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就需要了解乔家的发家历史。 乔家的财富来源可以追溯到乔贵发。最初,乔家只是做一些小本买卖,售卖草药和杂货维持生计。乔家甚至一度破产,甚至不得不回乡种地。直到乔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从小本买卖转型为票号,才开始积累财富。 很快,乔家便在京津、东北和长江流域等地设立了多家商号,光绪十年设立了大德通和大德恒两家票号,生意蒸蒸日上。根据相关统计,到清朝末期,乔家所有的流动资产已经达到了整整一千万两纹银,而那个时期,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赔偿的总金额也不过三千万两纹银。 这意味着,只要把乔家卖给侵略者,清政府甚至都不需要支付任何赔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家可以说是富可敌国。那么,作为如此富有的商人,乔家又是如何在清政府的剥削中存活下来的呢? 《清稗类钞》记载:乔家的资产达到了四五百万两(实际资产是记载的两倍)。为了应对当时政府的压迫,乔家的经营者乔致庸选择了收缩经营。 当清政府打算动用权力迫害乔家时,乔致庸紧急将许多铺子变卖,换取白银,将资金留在家中,外面却故意表现出乔家生意萧条的样子。这样一来,乔家就成功避开了清政府的打压。 此外,乔家当时对慈禧有过恩惠。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逃离北京时生活奢华,然而战乱中银两很快耗尽。听说这事后,乔致庸拿出十万两白银送给慈禧,借此确保家族的安危。慈禧回到京城后,不仅没有对乔家动手,反而想要赏赐他们。 但乔致庸并未贪图这些赏赐,他深知如果接受了赏赐,乔家就可能陷入危机。于是,他只向慈禧索要了一块匾额。这块匾额被视为免死金牌,当时谁敢动老佛爷的恩人呢?上面写着福种琅环四个字,是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指示赠送的。 挂旗保平安 时间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清政府已经灭亡,慈禧留给乔家的那块免死金牌也失去了效力。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令所有人心惊胆战,而当时日本侵略者的目标是迅速占领中国,并掠夺资源。为了维持战争,他们开始在中国各地烧杀抢掠。 日本侵略者曾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占领,然而在国共两党的顽强抵抗下,进展显著放缓。作为一个小国,日本的资源远不如中国,而战争又消耗巨大。二战时期,日本的总军费接近400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开支,日本不得不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 当日本侵略者来到山西时,虽然乔家大院已大部分产业收缩,但仅剩的一座大院仍是巨大的财富。这时,日本军队并没有对乔家大院动手,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在乔家大院门前飘扬着一面意大利国旗。面对这面旗帜,日军心生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并非乔家与意大利有任何直接关系,而是因为意大利是日本的同盟国。 二战期间,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了法西斯三国轴心,三国联手对抗世界。如果没有意大利的经济和武器支持,日本不可能占领如此广阔的中国领土。因此,日本对于意大利的产业和利益格外谨慎,尤其是在中国的领土上。 正因为如此,乔家大院才得以幸免于难。那么,乔家又是如何得到这面意大利国旗的呢?福祸相依 这段故事要追溯到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当时,侵略者分割了中国,百姓疾苦,许多人对洋人恨之入骨。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是恶人,有一些传教士曾多次救助中国百姓的生命。 然而,普通百姓并不知道这些传教士的善行,他们看见没有武器的外国人,便愤怒地将他们抓起来,或殴打,或驱逐。某一天,一些意大利修女也来到了乔家大院,她们是随同意大利军队来到中国的传教士。 这些修女在中国传教,却不幸被愤怒的百姓盯上。在危急时刻,她们逃进了乔家。乔家的家族当时有许多人主张交出这些修女,但年事已高的乔致庸坚持留下她们,并保护了她们的安全。最终,这些修女得以回到意大利。 后来,意大利政府非常感激乔家,作为感谢,他们送给了乔家一面意大利国旗。正是这面旗帜,帮助乔家在抗日战争期间躲过了日军的打压。 这就是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乔家收留修女,虽然冒着极大的风险,但正是这一举动,才让乔家得以保存下来,直到今日,乔家大院依然屹立。 乔家大院用它的经历告诉我们,行善积德终有回报。这也是乔家代代相传的家训,乔家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还在多个领域为国家贡献了力量。即使今天,乔家大院已经逐渐衰败,但其背后的精神仍在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