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军队中,要说哪一支部队最骄横狂妄、不可一世,那肯定是重点进攻山东期间在孟良崮覆灭的张灵甫整编74师,在当时一度流传“有10个整编74师就能统一全国”的说法。该师上至师长张灵甫,下至普通士兵都狂的没边。据说,在其覆灭前夕,兵团司令汤恩伯曾亲自赶上该师行军大队,要求其停止孤军冒进,结果竟然被几名小兵回怼了回来,即便报出自己“汤司令”的名号,也被反问:“比我们师长大么?”,当场气的汤恩伯拂袖而去。
老长官都指挥不动整编74师
小兵尚且如此,师长张灵甫有多气人就可想而知了。孟良崮战役之前,他以黄埔四期生的资历,直接拒绝接受黄埔三期老大哥、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的指挥,要知道整编74师还是第74军时,李曾历任旅长、师长、副军长等职,一直都是张的前辈、长官。最后,汤恩伯无奈,将74师划归资历更老的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指挥,黄曾是陆军总长顾祝同的参谋长,但依然无法对张灵甫有任何约束,只能任其孤军冒进、最后被围歼。
山东战场三大主力,整编74师资历最浅
在当时重点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中,位列“五大主力”的美械王牌共有3个,除了整编74师外,还有邱清泉的第5军和胡琏整编11师。第5军是国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军,其核心第200师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师,在昆仑关大战中曾经力克日寇最精锐的板垣第5师团21旅团,击毙旅团长鬼村郑雄少将。顺便提一句,该军第5任军长,就是第74军首任军长俞济时。
整编11师资历则更老,其前身第18军系参谋总长陈诚的起家部队,也是陈诚军事集团的核心部队,从中走出了空军司令周至柔在内的多名高级将领。该军早在中原大战时期就立下赫赫功勋,后来又参加了对中央苏区和红1方面军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围剿”和其他一系列作战。正是靠着第18军的四处征战和吞并,兼任军长的陈诚势力才不断扩充,最多时一度下辖8个师9万余人。此时,整编74师还没有成立。
抗日战场上战功第一,又是“御林军”
不得不说,整编74师之所以狂,靠的不是资历,完全是靠自己实打实的战功和强悍的战斗力。第74军虽然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才匆匆成立,但刚组建就开赴淞沪会战战场,先在罗店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击毙日寇中队长以下300多人。此后,该军几乎参加了华东、华中战场对日寇的所有大战、恶战,抗战胜利后被评为“战功第一、击毙日寇人数第一”,连日寇也认为,74军是“最强军”。
进攻解放区抢占多座城市
日寇投降后,第74军改为整编74师,换装全部美械,并调往南京承担卫戍任务,获得“御林军”的称号。全面内战时期,整编74师积极投入进攻解放区的战斗,先后攻占涟水、淮安及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城,这是我军在华东仅有的几座有点儿规模的城市。全部失守以后,华中主要工商区和京杭大运河税收全部沦入敌手,华中野战军经济命脉受制,只得北上山东,与山东部队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
在各方吹捧下逐渐迷失自我
重点进攻山东开始后,整编74师再次担任全军开路先锋,率先攻占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城,让他们得到南京、徐州方面的嘉奖,也受到了各大报刊、通讯社的吹捧。正是凭借这些战绩,74师在国民党军中号称五大王牌主力之首,相当骄横而狂妄。当然这些赞誉也不是浪得虚名,在孟良崮战役中,整74师地处兵法上所说的绝地——既没有水源又无法构筑工事的石头山,面对兵力火力都数倍于己的华东野战军,在粮弹两缺的困境中,依然顽强抵抗了3天。
战斗最紧张的时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亲自给各纵队打电话,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歼灭整74师,“部队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最后硬碰硬才将其拼掉。整编74师的覆灭过程,比起五大王牌的另外4支,无论是辽沈战役中的新1军和新6军,还是淮海战役中的18军(原整编11师)和第5军,都要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