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近75%的大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大熊猫的“伞护”之下,川金丝猴、羚牛、金钱豹、珙桐、光叶蕨等珍稀动植物也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
11月21日,以“共护熊猫家园、共建美丽世界、共享开放机遇”为主题的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和业内人士,以大熊猫保护和文化交流为载体,共同探讨全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
现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与国家公园建设》为题,从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不同维度,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大熊猫等旗舰物种高水平保护新路径。
“中国生物多样性特征包括: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结构复杂、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多、区系起源古老等。”欧阳志云表示,以物种高度丰富为例,中国有高等植物44000种,占世界种数10%。脊椎动物7000多种,占世界种数16%以上。
至于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欧阳志云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基因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生物资源等,都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他特别强调,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尤为重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与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董事长、创始人埃里克·董博
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董事长、创始人埃里克·董博,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与比利时两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的合作历程,并多次向四川、成都表达敬意与感激。他表示,四川是世界了解大熊猫的窗口,是全球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传递者,“大熊猫拉近了游客与中华文化的距离。”
以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建设为例,园内的中式园林设计灵感源自四川的人文哲思。董博解释,园中的每一尊雕刻塑像,每一座精巧石桥,还有一片片翠竹幽林,皆凝聚着对中国智慧的敬仰,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许多欧洲游客而言,这里是他们对华夏文明的初体验之地。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感受自然和谐的真正内涵。”
2014年,中比双方正式开启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项目。大熊猫“星徽”和“好好”自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后,双方在大熊猫饲养繁育、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增进了中比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董博表示:“在中国与比利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三只大熊猫在比利时顺利降生,它们分别是 ‘天宝’‘宝弟’ 和 ‘宝妹’。每一只熊猫幼崽的诞生,都是科学、互信和协作的胜利成果。”
“而它们返回四川,也为这段跨国情谊画上了圆满的闭环。”董博透露,为纪念这份深厚情谊,大家正用雅安汉白玉雕琢“好好”“星徽”“天宝”“宝弟”和“宝妹”的雕像,“不久后这些雕塑将远赴比利时,安放于天堂动物园内的中式园林,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上一篇: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快来看看上海有哪些科学家、科技专家当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