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循着《史记·八书》逛司马迁祠……
创始人
2025-11-21 19:01:33

冬阳斜照司马迁祠的千年古柏

青砖古道上的苔痕

印着岁月足迹

仰望“文史祖宗”塑像时

多数人会脱口而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

或是想起楚汉相争的壮阔

但今天,如果换个视角

循着《史记·八书》的脉络穿行祠宇

触摸那些

支撑华夏文明的制度根基

读懂比英雄故事

更厚重的文明密码

不少游客逛祠时,总执着于“本纪”“世家”的传奇,却忽略了《八书》才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精髓所在。这八篇文字绝非枯燥的制度罗列:《礼书》定“君臣父子之序”,让“克己复礼”的教化融入祠内每一处祭祀礼仪;《乐书》明“移风易俗”之道,仿佛能听见古柏间回荡的礼乐余韵;《律书》《历书》观天地节律,与汉代天文仪器遥相呼应;《天官书》探星象玄机;《封禅书》记祭祀传统,恰是景区祭祀广场千年香火的源头;《河渠书》载水利壮举,与祠旁黄河奔腾的治水记忆一脉相承;《平准书》述经济脉络,更藏着秦汉盛世的民生密码。正是这八书,让历史从人物传记升华为文明传承的全景图。

来司马迁祠,不妨循着《八书》的脉络打卡。在祭祀广场,联想《礼书》中“礼者,天地之序也”的庄严;站在祠旁黄河观景台,遥想《河渠书》里“凿泾为渠,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的壮举;步入史迹陈列馆,看历法器具时,便能读懂《历书》中“观象授时”的智慧。

司马迁写《八书》,是想让后人知“成败兴坏之理”。如今我们读《八书》,是在触摸文明的基因。祠内的每一块碑刻、每一株古柏,都在默默呼应着《八书》中的文明传承。在这里,你不仅是游览者,更是文明脉络的追寻者。

这个周末,来司马迁祠吧

步入《八书》的视角

让千年文明在脚下鲜活起来

来源:韩城司马迁祠景区

编辑/校对:渭南文旅信息中心

上一篇:历时七年整理出版!“203档案”为何重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假如,循着《史记·八书》逛司马... 冬阳斜照司马迁祠的千年古柏 青砖古道上的苔痕 印着岁月足迹 仰望“文史祖宗”塑像时 多数人会脱口而出...
历时七年整理出版!“203档案... 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主办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系列丛书专题研讨会,于11月...
古蜀道徒步为何火出圈?新生代在...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清代剑州知州乔钵的诗词,道出古蜀...
大“揭秘”!这家ETF提供商全... 近日,晨星(Morningstar)2025年三季度全球前20大ETF提供商排名出炉,两家中国公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