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发文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为何重点突出“科技”?
创始人
2025-11-13 19:01:27

安徽城市之声2025-11-13 17:03:41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今天(12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有关情况。

《意见》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 一是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学习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
  • 二是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以学科融合重塑课程教学生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 三是加强素养导向的教研引领和综合评价。建立健全科技教育评价机制,推动教研与教学一体化发展。
  • 四是注重形态多样的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优化教学空间,为学生体验真实情境下的科技探究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提供平台。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科技教育栏目,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 五是推进高质高效的师资建设和家校社协同。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增强教师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素养。依托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共建区域科技教育中心。
  • 六是推动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多边合作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提升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课堂会发生哪些改变?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专家指出,此次的《意见》更突出了实践导向,同时强调要打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科壁垒。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表示,科技素养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纵向贯通的过程,《意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力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

  • 小学低年级重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境,点燃和呵护好奇心。
  • 小学中高年级引导学生通过“做中学”深化概念理解,建立跨学科联系。
  • 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生从现象认知向规律探究与方法掌握过渡。
  • 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接触科技前沿,进行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田祖荫提到:“我们经常在基层调研的时候会问孩子一个问题,说你们最喜欢什么课?他们一般以前都会回答说体育课,将来我们希望科技课成为他们最喜欢的课。”加强科技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是重要载体。《意见》提出,以学科融合为基础,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同时,鼓励探索“科学家+教师”联合授课的“双师课堂”、基于元宇宙虚拟实验室等前沿技术的“未来课堂”。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表示,科技教育涉及面是非常宽的,“我们现在也希望能够把一些前沿的领域里面,适合于中小学教学内容能够梳理到中小学的课程里面。让我们的学生看到真实的科学家和科研到底是怎么回事。 ” 科技教育需要多方协同推进,拓展场景、整合资源、丰富实践,《意见》提出,鼓励高校、企业、公益组织通过揭榜挂帅参与学校科技项目;打造百城千馆工程,推动科技馆、重点实验室向中小学常态化开放

来源 | 新闻联播微信编发 | 潇雨一审 | 潇雨;二审 | 吴涛;三审 | 汪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报观潮丨如何看爆火的“荒野求...   张家界七星山的荒野求生挑战赛持续火爆,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榜单,引发流量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
原创 如... 《熊出没》自2012年首播以来,已悄然走过十余年时光,从最初简单的“伐木工与熊”的对抗故事,逐渐演变...
诺奖学者如何看待全球人工智能投... 当前,全球经济与技术格局正处在剧烈变动之中,而人工智能无疑是推动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11月13日,太...
原创 泡... 那天在花子虚家喝茶,西门庆大概从没想过自己会像毛头小子似的愣住——直到珠帘后转出个身影。嚯,这可真是...
突然开门下车酿悲剧 “开门杀”... 开车门,原本是大家日常开车或乘车时很普通的一个动作,但是一个疏忽,开车门也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