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国由于当时的国力较弱,一直处于被侵略和压迫的境地。虽然最终赢得了胜利,但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避免再次沦为他国的牺牲品,国家开始着力发展工业和军事力量。这一系列努力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防止重蹈覆辙,确保未来不再受到外敌的欺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步崭露头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不仅拥有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那么,如果未来爆发战争,我们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呢?从以往的作战经验来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 第一,交战双方所使用的武器装备。通常来说,如果一方拥有先进的武器,而另一方还在使用过时的装备,后者在战局中自然处于不利地位。先进的武器不仅能提高打击力,还能增强作战效率,因此装备的现代化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障。 第二,战场上士兵的个人素质。尽管拥有高端武器装备非常重要,但如果士兵的素质不高,这些武器的优势也无法完全发挥。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才能将武器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因此,培养优秀士兵的质量,也在决定战争走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战时可动员的人力资源。战争往往是一场持久战,各国军队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像二战时期德国那样快速闪电战灭掉一个国家的可能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充足的兵员储备,成为了战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支撑。 德国军事专家克劳卡尔在他的《战争论》中提到,拥有庞大的战争动员基数和自给自足的工业能力的国家,最终将是不可战胜的。而中国恰好具备了这两项优势。早在2015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就已经超越了美日两国的总和,成为全球第一。这一成就连当年重工业强国苏联都未能达成。而且,中国如今人口超过14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如果战争爆发,即使从每十个人中抽调一部分战斗力,最终的总人数也能与整个欧洲的人口相当。这为打持久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此,今天的中国完全不需要惧怕战争。即使未来真的发生战争,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和应对能力,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成为别人随意压迫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