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大可达340公斤!野生老虎吃人后,为何非得击毙,就不能抓起来驯化吗?
创始人
2025-10-12 10:20:46
0

信息来源于Guinness World Records、forbes、BBC、Atlas Obscura。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老虎有多大吗?咱们不说口口相传的那些,就说有真实记录的。

2019年,俄罗斯一位当地环保人士记录了迄今为止在野外发现的最大的西伯利亚虎。这只雄虎重达惊人的340公斤,从鼻子到尾巴的长度约3.3米。这个数据不是目测得到,是根据摄像机素材,以及它的脚印和对猎物造成的伤痕估计的,可信度较高。

他这个体型算是野生个体中最大的,而人工饲养和繁育的老虎,体长不一定,体重却可能会比野生的更大,毕竟吃喝不愁,基因也可能是人类特意选择大个体培育出来的。

虽然人工饲养的体重更大,但很有可能是肥胖的超重个体,要论危险性,必然是不可能超越魄力十足的野生老虎。

虎中“杀人王”

世界上杀人最多的老虎是被称为“查姆帕瓦特”的一只雌性老虎,它在尼泊尔和印度之间来回行凶,总计造成了436人死亡!,在它存在的19世纪90年代末,它的出现引发了两个国家的恐慌,留下了死亡和绝望。

它一开始也就是一只普通的老虎罢了,跟其他野生动物一样饱受着人类开放带来的问题。栖息地的减少使得它不得不靠近人类活动区谋生存,即使是这样它也没打算向人类下手,不是什么怜悯或道德,纯粹是人类太危险了。

某一天,一颗来自猎人的子弹击中了它的下颌,导致其下颌歪斜破碎,上下犬齿也完全崩断,这下它再也无法狩猎寻常的猎物。抓还是抓得到,但是没办法快速咬死,于是猎物就有了逃生的机会。

为了活下去,它盯上了速度更慢、警惕性更差、皮肤防御力更低的人类,在几次狩猎成功后,它就认准了这种猎物,并且胆子越来越大!一开始只是袭击到森林边缘的独行人类,后来甚至直接冲进了尼泊尔的一些分散的小村庄,为了解决后患,它杀死了自己根本吃不完的人类数量。

而且它意识到老人小孩是最方便猎杀的,于是这些人成为了主要目标。

当死亡人数攀升到200人的时候,尼泊尔官方才后知后觉的行动了,他们派遣了一整个团的兵力前去狩猎“查姆帕瓦特”。没曾想“查姆帕瓦特”被逼到绝境的时候,居然直接跳进了流经尼泊尔和印度边境的沙尔达河,在枪林弹雨中游出了尼泊尔。

下一站,印度。

被那么多人围捕都能逃生,“查姆帕瓦特”意识到人类确实就是弱小!于是它在印度越发放肆,甚至都懒得隐蔽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冲进人类村庄进行狩猎。附近的村庄都陷入了恐慌,许多人被迫放弃自己的田地,出逃到了远离边境的地区。

英国殖民政府不能眼看着边境地区崩溃掉啊,他们于是悬赏捉拿“查姆帕瓦特”。

可惜这只老虎身经百战,它一边躲避猎人,一边猎杀着人类,就这么活到了1907年,此时的它已经杀死了436人!

终于,一个叫吉姆·科比特的猎人结束了这场血腥屠杀。

科比特追踪“查姆帕瓦特”来到了查姆帕瓦特村附近,听到这个村的名字,你就知道“查姆帕瓦特”命不久矣了。

“查姆帕瓦特”在这个村猎杀了一名16岁的女孩,拖着女孩的尸体离开的时候留下了血迹,科比特则带着300名村民追踪而去。他安排这些村民组成人墙,通过大声喊叫和敲锣打鼓的方式逼迫老虎现身。而他自己则预测了老虎可能逃生的方向。

果然“查姆帕瓦特”扛不住压力从密林中窜出,科比特预判成功其逃跑路线,一枪击中了“查姆帕瓦特”。但这只老虎没有死亡,它踉踉跄跄地又跑了大约6米的距离,然后才被第二颗子弹击毙。

吉姆·科比特因此名声大噪,他此后又陆续猎杀了很多袭击人类的野兽,但他意识到这些野兽很多也是被人类“逼上梁山”的,如果不解决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坏问题,那么着“食人兽”是杀不光的。

于是他的关注点慢慢从狩猎变成保护,成为了印度最积极的野生动物保护倡导者之一。他的努力促成了印度第一个国家公园于1936年建立,后来为了纪念他,公园更名为吉姆·科比特国家公园。

虽说是什么导致这些动物袭击人类已经知道了,但印度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直到2019年,印度政府的数据依然显示:每年有40~50人被老虎杀死。

食人虎为何必须处理?

吃过人的老虎必须被处死!这个说法适用于各种野兽。

这并非是简单的是要“血债血偿”,当然可能也有这一层含义,但不是关键,主要是因为吃过人的老虎就已经会将人类视为食物,任何放归、圈养甚至试图驯服的行为,都只是让隐患放大。

像是老虎这样的顶级食肉动物,它们都是非常依赖“成本—收益”记忆的。什么动物能花费最少的能量就抓到,那这个动物就是最佳的猎物。很可惜,咱们人类因为充分进化了脑力和在社会生活中抚平了野性,我们就算是比较好抓的猎物,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我们是没办法说服老虎放弃这样几乎称得上是唾手可得的猎物。更可怕的是,猫科动物存在“母代示范”现象,幼崽通过跟随母虎学习狩猎技巧,万一母虎刚好是“食人虎”,那完蛋,这就变成传统了。

我们人类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目的是维持可持续存在的野生种群,保持物种多样性,而不是让某一两只危险个体在“人道”名义下变成威胁。

有些人看到保护动物本来就不爽,他们会把自身生活的不美满归咎是政府只顾保护动物不顾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把“食人虎”放生或养起来,那就等于是给老百姓传递了“你们的生命价值低于濒危动物”的信息,没准老百姓逆反心理上来了,开始通过偷猎、毒杀、私设兽夹等方式报复食人动物的群体,那反而将老百姓跟动物都置于危险中。

举个案例,1970年代,尼泊尔奇旺保护区放生了一只戴无线电项圈的“食人虎”,结果这只老虎在3周内又杀死了2人,引发了周边民众的不满,他们直接带着武器冲进保护区,杀死了7只无辜老虎。

很逆天,尼泊尔都经历过“查姆帕瓦特”这种级别的老虎,居然还这么心宽。

就不能驯化吗?

其实看完上段,我们就知道根本不可能走到“驯服”这一步,因为没办法给民众交代。

如果我们不去考虑这一点,单论“能否驯化”呢?

不可能的,成年野生动物的大脑可塑性窗口已经关闭了,顶多是通过饥饿和惩罚使其形成条件反射,这样的野生动物就算看似听话也完全是定时炸弹。马戏团的这些表演动物,要么是从小跟人类长大认为人类没有威胁,要么就是还没有发疯。

哪怕是从小养大的人工繁殖老虎,它们依然存在暴走的可能性,我不久前刚写过一篇文章《美国驯兽师被老虎袭击致死,伤人老虎是他从小养大的,其拥有10只老虎!》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

真正的驯化是需历经数千代人为选育的,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生... 在今年的NBA休赛期,不少球员为维持生计选择前往欧洲继续他们的篮球生涯,朗尼·沃克、塔伦·霍顿-塔克...
“十四五”时期,气象服务国计民... 气象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记者从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
原创 从... 今年5月在成都进行的封闭集训,成为王曼昱职业生涯的重要分水点。国乒把重心放在青训梯队的培养上,临时把...
汕尾:这个假期,242万人为何... 10月9日,新华社联合高德扫街榜发布《奔腾的中国——2025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消费报告》,汕尾上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