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农产品出口免税政策仅实施三天就宣告结束!由于出口商反应远超预期,原定持续到10月底的70亿美元销售目标在9月24日提前达成,导致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税立即恢复征收。
这场免税狂欢始于9月22日,当时阿根廷政府为快速获取美元外汇、稳定比索汇率,临时取消了主要农产品的出口税。政策规定优惠将持续到10月31日,或者总出口额达到70亿美元为止。没想到短短72小时内,这个美元蓄水池就被填满了。
阿根廷财政部下属机构ARCA的最新公告透露,触发税收恢复的关键数据主要来自最后一天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前两天(9月22-23日)的出口申报量仅有3万吨,而到了24日单日申报量就突破千万吨大关。其中大豆加工产品最受欢迎,申报量高达470万吨;整粒大豆和面包小麦分别以270万吨和180万吨紧随其后。
国际市场的热烈反响超出所有人预期。据路透社观察,中国买家的集中采购成为推动力之一——免税窗口开启后,中国进口商迅速锁定了约20船阿根廷大豆,总量约130万吨。这让阿根廷供应商在与中国市场的交易中获得了难得的竞争优势,部分取代了因贸易摩擦受限的美国供应商。
有意思的是,就在税收政策调整前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社交媒体上预警称免税优惠即将到期。这位财长同时透露,美阿两国正在商谈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美方将通过外汇稳定基金收购阿根廷主权债券,为这个外汇紧缺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不过相关细节仍在谈判中,此前贝森特与阿根廷总统米莱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已就此进行过深入讨论。
作为全球重要的粮仓国家,阿根廷农业出口的这波闪电战既展现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凸显出这个南美国家对外汇收入的极度渴求。这场短暂的税收优惠就像一剂强心针,虽然药效猛烈但持续时间有限,折射出阿根廷经济面临的深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