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强则白俄罗斯强”,送中国多种技术,为何白俄还这么仗义?
创始人
2025-09-27 11:01:59
0

中白友谊:一场跨越三十年的互利共赢合作

说起中国与白俄罗斯的友谊,可谓国际关系中的典范。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那句掷地有声的中国强则白俄罗斯强,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白俄罗斯国家馆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句醒目标语。鲜红的背景板上,卢卡申科的亲笔签名格外醒目。两年后的2025年,在明斯克的主要街道上,这句标语更是随处可见。如此高调的表态,背后是两国怎样的故事?

这要从苏联解体说起。1991年,白俄罗斯独立时继承了丰厚的军工遗产,其中明斯克轮式牵引车厂堪称瑰宝。这家成立于二战时期的老牌军工企业,专精于重型越野车辆制造,特别是导弹运输底盘技术。然而解体后的经济困境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西方趁机施压要求销毁军工资产。

1992年2月2日,中白建交开启了两国合作新篇章。当时中国经济正在腾飞,对重型车辆底盘技术需求迫切。明斯克厂的MZKT系列重型卡车正是中国急需的硬通货——这种技术连美国都曾研发失败,俄罗斯也未能成功复制。1998年,两国成立合资企业,中国提供市场订单,白方转让核心技术,实现了完美互补。

2010年的技术转让堪称里程碑。白俄罗斯将自动传动技术完整交付中国,这项技术让东风-31A导弹载车如虎添翼。不同于传统机械传动,新技术使导弹车在复杂地形中灵活机动。白方不仅提供全套技术文档,还派遣专家现场指导,中国企业快速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2015年白俄罗斯独立日阅兵式上亮相的波罗乃兹火箭炮,是中白合作的又一力作。这款射程达300公里的精确打击武器,融合了明斯克厂的底盘和中国航天科技的制导系统,成为两国军工合作的典范。至今,双方军事合作项目已超过200项,涵盖光学电子、通信装备等多个领域。

在经济层面,合作成果同样丰硕。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6080万美元飙升至2022年的50.8亿美元。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2012年启动的中白工业园已吸引超100家企业入驻,成为欧亚大陆上的重要产业枢纽。园区内正在建设的铁路货运站,预计2026年投运后将进一步畅通欧亚物流。

卢卡申科总统多次强调:白俄罗斯经济每个部门都离不开中国。在2024年喀山的采访中,他更直言:没有白俄罗斯不能为中国解决的问题。2025年连任后,他立即推动新一批技术合作协议,将合作领域拓展至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科技。

面对西方的诱惑,白俄罗斯选择与中国同行,这既是基于现实考量,也体现了两国互信的深度。正如白俄罗斯经济部副部长所说,中白工业园正朝着未来城市的目标迈进,到2030年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充满变局的国际环境中,中白两国用三十年的合作证明:真诚的伙伴关系,终将结出共赢的硕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旅行业,重磅利好!这波机遇如... 书页轻翻,岁月静好,字里行间皆是风景与智慧。中国商报特别栏目“阅”见商道来了,每期挑选一部书籍伴您航...
原创 从... 【国际舞台上的魔幻现实:从通缉犯到总统的蜕变之路】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金碧辉煌的会议厅里,一位身着笔挺...
原创 如... 碧翰烽/文 有网友问道:体制内开会,不管你是带硬面抄,还是软面抄,哪怕就是拿张A4纸,在上面画小乌龟...
原创 死...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为何会爆发?内部权力结构有着怎样的复杂性?又缘何走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