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补有道,为何中医偏爱“粥”?
创始人
2025-09-23 18:21:11
0

河南手机报记者 许光琳

民间素有“秋冬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秋天是进补的关键时节,自然界由“夏长”转为“秋收”,人体气血也是如此。在中医眼里,夏秋之交喝点粥,有助于益气补脾,搭配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营养价值。记者采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王晨晓,告诉你秋季进补喝什么粥?有哪些注意事项?

夏秋之交,补气血的好时机

王晨晓介绍,《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指的就是秋冬养气血要注重滋阴。夏秋之交,消化系统较为脆弱,进入秋季后,干燥的气候又容易损伤肺脏的津液,引发口干、咽干、咳嗽等症状。

为什么推荐秋天喝粥?

秋补不是一味地贴秋膘,既要注意调节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又要滋阴润肺。喝点养阴益肺、生津润燥的粥,就是补气血不错的选择。

“粥类食物容易吸收,含水量也高,有助增添津液。同时,粥可以帮大家实现主食多样化,以粥作为载体,添加多种辅助食材,可达到均衡营养的目标。”王晨晓介绍。

中医推荐4种养生粥

王晨晓介绍,夏秋之交喝这几种养生粥。

银耳莲子粥

银耳清热润肺、养胃生津;莲子有助于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另外,银耳有助于延缓水分的吸收速度,滋润消化道黏膜,是润燥佳品。

薏仁茯苓瘦肉粥

适合想祛湿又害怕燥热伤阴的人群。薏仁促消化;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猪瘦肉有助滋阴润燥。

山药枸杞粥

山药健脾养胃、补肾益精;枸杞有助润肺止咳,能减轻秋季干燥引起的咳嗽等不适。

桂圆红枣粥

适合夏秋之交时心脾虚弱、体质偏寒者食用。桂圆和红枣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很适合经常乏力、心悸、失眠多梦的人食用。

“这4种养生粥制作简单但滋补效果佳,大家可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进行搭配,以达到调养身体、预防秋季疾病的目的。”王晨晓提醒。

中医的秋日进补提示

除了饮食上的“秋补”,在生活起居上,中医也有几点提示。

补运动

秋天要多出门登高望远,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选择轻松悠闲、活动量适宜的项目。

补睡眠

秋天容易出现“秋乏”,午睡小憩有助调养身心,一般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注意别睡在有穿堂风的厅堂或露天等处,睡眠休息时最好盖条薄毯,以免昼夜温差大引起腹部着凉而腹泻。

补情绪

秋天容易心情低落、思绪杂乱,身体会产生“郁火”,可以多听白噪音、轻音乐,少去嘈杂、人群密集的地方。睡前让身体自然放松,可有效排除杂念和烦恼,使心情舒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级盛会为何落子黄陂? 9月23日至24日,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在武汉市黄陂区举行。这场我国无线电领域最高规格的盛会,吸引...
新闻多一度 | 风王“桦加沙”... 今年以来最强台风“桦加沙”将于24日登陆广东,据气象部门预计,预计“桦加沙”的登陆强度与2018年台...
迎战风王“桦加沙”,广东为何提... 面对步步进逼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广东发出总动员令—— 22日下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抗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