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九曲黄河,奔流不息。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6年来,河南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25年9月19日起,大河财立方推出“豫见黄河经济新脉”策划报道,讲好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故事。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黄河自古被称为天堑,上下游、左右岸的高质量发展,协同和互通是前提。
数年间,黄河沿岸“一体两翼”复合交通走廊全部开工建设,28条跨黄河运输通道让左右岸“流”通更加自由便捷,20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高效联通沿黄三省城市群协同融合发展……
在黄河流域,“交通运输高质量”正与“生态环境高颜值”有机融合。
上下游、左右岸,跨区域沟通联系更顺畅
9月10日,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桥面中面层顺利完工,待第二阶段上面层施工及附属工程完工后,即可通车运行。
年底前,这座以商代“青铜樽”入型的斜拉桥,将成为黄河天堑变通途的又一重要篇章。
从1986年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2019年以来,河南黄河桥越建越密——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一直在加密跨黄河运输通道,谋划推动安罗、济新、焦平、沁伊、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等5座高速公路黄河桥和4座普通干线公路黄河桥建设。
目前,河南省公路黄河桥达到28座,其中12座黄河公路桥、16座普通公路桥,极大促进黄河两岸人流、物流、商流自由便捷流动。
不只是左右岸,还有上下游,一条沿黄生态经济走廊正在形成。
“我省以‘一字形’‘几字形’综合运输通道为重点,持续优化提升既有交通基础设施功能,畅通瓶颈路段,打造黄河沿岸复合交通走廊,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该负责人说。
为有力支撑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河南将沿黄高速民权至兰考段、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沿黄高速武陟至济源段、郑州至洛阳高速等黄河沿岸项目纳入高速公路“13445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河南居于中国之中,黄河中下游在河南分界,加强与黄河沿线省份协同合作,意义重大。
“河南将充分发挥城市群在黄河流域发展中的动力系统作用,深入落实豫鲁两省合作协议,加强与周边省份协同推进、陆海统筹、合作开放,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阳新高速豫鲁省界至宁陵段等3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项目正加快建设。
截至目前,河南黄河流域与陕西、山西、山东三省高速公路省际出入口达到20个,其中陕西2个、山西9个、山东9个,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关中、山西中部、中原、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在黄河流域中协同融合发展。
促发展、促融合,支撑服务战略更有力
8月29日,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顺利通过省水利厅主持的竣工验收,标志着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句号,进入运行管理的新阶段。
在此基础上,河南已经确定,贾鲁河复航工程年底前开工,这是河南打造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的关键工程。
在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建设正加速推进。通过疏浚河道、建设码头、完善智能航标系统等工程,将航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小浪底库区的通航条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是河南聚焦“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立足促发展,持续完善黄河流域公路水路交通网络的新举措。
在贾鲁河复航工程背后,是河南内河航运“11246”工程,一批河道变航道,“舟楫如云”将让内陆腹地更自信地屹立在开放前沿。
聚焦促融合,河南极速推动旅游公路建设。
近年来,河南印发《河南省旅游公路网规划(2022—2030年)》《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1+N”规划体系,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
截至目前,“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3100公里主体工程已基本建设完工,正在推进旅游标识标牌等附属工程建设,持续推动我省黄河流域交旅融合发展。
纵观全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河南正不断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农村公路提档提质,科学布局跨黄通道,推进江河海联运通道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