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在人类世界肆虐了3000年,直到今天,它还没被完全扑灭,而科学界,至今没弄清它的初始成因和起源.
人类对麻风病的恐惧由来已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关于“麻风村”和“麻风岛”的恐怖的历史记录和文学作品。
麻风村的病人
在这些极具穿透力的叙述中,“麻风村”的人们都像是从地狱里走出来的怪物,或头生巨瘤、或五官融化、或残肢断掌,和这些人最终都会因身体扭曲而在痛苦的哀号中死去。同时,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不管古今中外,人们一旦说起麻风病,无不是“谈麻色变”.
由于麻风病人的长相太吓人,传染性太强,当海外“丧尸文化”兴起时,被社会歧视的麻风病人成为“丧尸”'s形象的来源之一。在好莱坞关于“丧尸”,不少电脑特效制作都是采用重度麻风病患者的外形来作为初始参考或蓝本.的惊悚片中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为何它能让患病者身体产生如同“丧尸”一般的畸形病变?
请原谅我没有给广东的轻度麻风老人和康复的重度麻风病人拍照。
根据卫健委的数据,我国各地每年仍有一些新增病例。据世卫组织统计,世界上仍有数十万麻风病患者。它到底传染性怎样,对我们健康人的威胁究竟有多大呢?
病人在发病初期是正常的,然后不知怎么的,会逐渐变得手脚残破、面目全非,最终在痛苦中悲惨死去.
这种病一开始在埃及南部和苏丹等地的黑人中蔓延,然后逐渐蔓延到埃及贵族,而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就曾发现过一具重度麻风病人制成的木乃伊,为古埃及有关麻风病的最初记载提供了确切的考古实证.
埃及木乃伊头部特写
大约500年后,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由于欧洲和北非麻风病开始传到欧洲大陆,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此后,这种疾病在欧洲广泛传播。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它在欧洲自由传播,到13世纪上半叶,整个欧洲大陆建起了超过1.9万所麻风病院,其中仅法国就有2000多所被用来隔离麻风病人。
而在中国历史上,麻风病同样凶名赫赫.
中国很早就有麻风病的记载。在《 《黄帝内经》 's全书》中,对麻风症状有具体的描述,相应的病名称为“疠症”或“大风”.
1975年,云梦县出土“睡虎地秦简”,名篇《封诊式》中有记录了秦代对麻风病人的隔离和处置措施的名字,也为我国麻风病的历史溯源提供了考古证据。
睡虎地秦简
因为麻风病几千年来一直无法治愈,而且病人的形状令人震惊,因此历史上世界各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对麻风病人抱有极端歧视甚至敌意,麻风病人由此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在欧洲,对麻风病人的歧视是由上帝之口写在《圣经》, 《圣经》 中将麻风病人定义为“上帝遗弃之人”,并规定:
(麻疯病人)必须撕裂自己的衣服,用头发蒙住自己的脸,并且喊叫说自己不洁净.在他们被治愈之前,他们必须生活在营地之外,与他人隔离。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里得了麻风病俨然成了一种宗教原罪,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人民,出于对麻风病的极度恐惧,都将麻风病人视为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异类.
中世纪的& quot瘟疫医生& quot戴着鸟嘴面具
在欧洲的一些地方,甚至对“零容忍”,的麻风病人来说,一旦病人被发现,他们的命运只能是被烧死或活埋。
例如,1321年6月,法国国王腓力五世便下达“灭绝令下令将当时所有活着的麻风病人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如果被判刑的人怀孕了,生下孩子后,还是会被送上火刑柱。
除了处决,欧洲国家还对麻风病人采取了其他措施。
1100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颁布了“驱麻法令”.
g>,规定麻风病人不能提起诉讼,不能立遗嘱,不能继承财产等等。英国国王亨利一世画像,此人故事极多
此项法令一出,彻底宣判了当时英国麻风病人的“社会性死亡”。各地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对麻风病人的驱逐运动,牧师甚至会当着被搜捕到的麻风病人进行临终祈祷和举行葬礼仪式,而病人则要站在为他设置的“墓地”中接受这一切。仪式结束后,病人随即便被火速送往荒岛上,任其自生自灭。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这些方法尽管极端残酷,但不能不承认,它在客观上确实对麻风病的扩散起到了抑制作用,到1400年左右,欧洲麻风病人数量已大幅减少,大部分麻风病院都改作了养老院或干脆废弃。
欧洲14世纪画像,红衣麻风病人手持响板,意在提醒周围人他是麻风患者,黄衣的病人右脚已残,二人被拒绝入城
而在东亚地区,麻风病人结局也好不了多少,比如“睡虎地秦简”中《法律答问》一篇中,便讲述了秦代对待麻风病人的具体措施。
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以论?
当迁疠所处之,或曰当迁迁所定杀。
这段问答的意思是有人得了麻风病,该怎么处理呢?下面给出的回答是被官兵押往“疠所”处置,或者是“当迁迁所定杀”,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押到“疠所”后直接淹死。“定杀”为秦代刑罚,其意为“活着投入水中”。
“睡虎地秦简”中有关麻风病的记叙
此后2000余年时间里,东亚地区的麻风病人的待遇也没改善多少,甚至到了近代,麻风病人依然是备受歧视。
在日本,1907年正式通过《麻风预防法》,限制流浪的麻风病人,1915年日本政府又发动对麻风病人的强制堕胎运动,1931年干脆直接出台了将麻风患者终身隔离的法律。在这项法律下,麻风病人一旦被发现,将直接送到堪比关押重犯的“隔离院”中。
比如1909年建成的九州“隔离院”,围墙均为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为防止麻风病人逃跑,围墙外还设置有极深的壕沟,壕沟外侧则是荷枪实弹的警卫来回巡逻。
院内麻风病人则穿着特制的条纹服,使用只能在院内流通的特殊钱币,这种所谓的“隔离院”,其残忍凶狠程度,较之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集中营”也不遑多让。
在过往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或处死、或隔离,便是麻风病人的悲惨遭遇,这也是当时人类社会对抗无法理解的恐怖病症的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雷莎修女,1957年在加尔各答郊外建立了印度第一所麻风收容中心
尽管麻风病肆虐了人类数千年,但一直到了19世纪初,人类文明依旧没搞清楚麻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甚至直到19世纪中叶,大部分医生依然认为麻风病是一种遗传病。
1873年,挪威医生阿莫尔.汉森对麻风病人的喉咙和鼻粘膜采样物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赫然发现其中有大量呈杆状的细菌,这些细菌长0.2—0.6微米,离体后用紫外线照射2小时就会死亡,人类科学家至此第一次发现了麻风病的致病原因——麻风杆菌!
在发现麻风杆菌后,汉森意识到麻风病并非是遗传病,更不是一个人有罪而被上帝判定的“天罚”,而是一种人类尚不清楚其内在机理的传染性疾病。
挪威医学家阿莫尔.汉森
为了证明麻风病的传染性,他做了大量接种实验,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将从重度麻风病人身上提取的“麻风物质”接种到另一位麻风患者的角膜上,虽然这位患者并没有因此而遭受更多的损害,但汉森的这种行为还是被告上了法庭,被禁止终身行医。
直到1960年,美国医生成功将麻风杆菌接种到小白鼠身上,才从临床上彻底证明了麻风病具有传染性。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传染性相对较弱,需要被感染者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且自身免疫力低下,才有可能染上,其传播途径多为直接接触,如人吸入带菌者咳嗽喷出的飞沫等,但研究也发现,95%左右的人群对麻风杆菌都有较强的免疫力。
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科学家也逐步揭开了麻风杆菌为何能让人变成令人恐惧的“妖魔鬼怪”的秘密。
麻风杆菌高清图
麻风杆菌侵入肌体后,大约会有平均2—5年的潜伏期,但这并不绝对,潜伏期甚至有长达10年以上的,当然也有可能几个月就发病的。
此后麻风杆菌便逐渐侵蚀病变区域的神经和肌肉细胞,最后导致神经、肌肉或器官丧失功能,类似于组织癌变,但又不是癌症。
而患者的外在表现则为滋生出额外肥大的肿瘤、或五官模糊、四肢坏死,由此让人变得面目狰狞。
细菌侵蚀神经时有些患者伴有剧痛,有些则不痛不痒,待到神经和其他组织彻底坏死时,患者甚至可以一刀斩下被破坏的肢体而无太多痛感,在世界各地的麻风病重症病例里,因受不了心理和身体上双重折磨而砍掉自己手脚的例子比比皆是。
麻风村残疾的麻风患者
换句话说,不少重度麻风病人虽然整个人还活着,但他身上的某部分其实已经“死去”。
如此恶毒的疾病,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对其深恶痛绝,它不仅侵蚀健康人的身体,而且给整个人类文明的道德理念和信仰追求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如果说人类文明对患病的同类无法包容,只能用“驱逐”或“处决”来解决问题,很显然这并不符合人类社会的整体价值观。
在此情况下,世界各国科学家对麻风病展开集中攻关,1945年,一种跨时代的叫作“氨苯砜(DDS)”的特效药被发现,由此彻底结束了数千年来人类面对麻风病时的束手无策状态。
直到今天,“氨苯砜”依然是对抗和治疗麻风病的一线药物,在此药投入使用后,又有更多的药物被研发出来,形成现在主流的“三药连用”治疗法,在全球治愈的麻风病人达1300万人以上。
如今,只要病例发现得早,病情恶化不是特别严重,那么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并且不留后遗症。
至于发现晚了怎么办,这种悲惨的事情我也不愿多讲,各位自行脑补也能想象得到。
所以对至今尚未完全扑灭的麻风病,预防和宣传便显得极其重要。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了解到麻风病的危害,认识到其依然未被消灭且可防可治,提高人民群众警惕性,才能如新冠一样,在全社会里真正形成有效预防的钢铁长城,同时逐步消除掉数千年来形成的对麻风病人根深蒂固的社会性歧视。
2015年,广东江门为康复的麻风老人举行集体婚礼
2015年成都市疾控中心对全市9个区县共计1692人进行了有关麻风病认知和防治的相关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2.46%的人群对麻风病有一定认识,剩下接近一半的人对麻风病几乎没有认知,甚至还有10%左右的人连麻风病的名字都未听说过。
同时被调查人群中,只有45.17%的人知道麻风病是可治的,而表示不歧视麻风病人的比例只有62.51%,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对麻风病患者依然是有歧视心理。(数据来源,《成都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态度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要求到2020年,公众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
而成都这样的发达地区公众知晓率才堪堪过了一半,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的情况可想而知。事实上在凉山彝族地区,由于数百年来对麻风病认知思想上的历史包袱太重,部分偏远地区的彝族同胞至今依旧是“谈麻色变”,由此可见,国内麻风病的普及性宣传,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云贵川的一些偏远地区,人们依旧是“谈麻色变”
中国政府一直对麻风病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建国初期全国尚有数十万麻风病人,自1949年以来的60余年时间里,中国累计治愈麻风患者40余万人,截止2015年底,全国仅剩约3200个病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防治麻风病伟大历史性成就,为全球控制麻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与瘟疫搏斗,尽管人类文明历史上曾遭受过数次大瘟疫的袭击,累计死去的人数以亿计,黑死病、西班牙流感,直到今天的新冠!
但是,人类从未屈服于疫魔的死亡威胁之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是何瘟疫来袭,人类文明的传承之火,永不熄灭!
文/梦醒锦官城
下一篇:凉皮是用什么粉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