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生理性原因后,由其他疾病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月经期间出现的疼痛症状。
继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生机制与月经过程中子宫内膜脱落和子宫收缩有关。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脱落时会释放出物质称为前列腺素,它们可以引起子宫收缩以帮助排出子宫内膜。但是对于患有继发性痛经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脱落时释放的前列腺素数量较多,导致子宫收缩过于强烈,从而引起疼痛。
继发性痛经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症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增生、炎症等情况,进而引起疼痛。
在诊断继发性痛经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检结果来判断。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期疼痛,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腹胀、腰痛等。对于确诊继发性痛经的患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根据病因和病情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继发性痛经不同于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月经期间的疼痛,例如子宫收缩过于强烈或前列腺素释放过多。因此,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女性,如果无明显的生理性原因可解释,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