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巨云鹏
上周,解放日报头版“解放调查”栏目推出一组系列报道,深入解析上海的“15分钟生活圈”建设情况,回顾了10年来这项工作给市民和社区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
无独有偶,11月底,一些自媒体账号也把目光聚焦到了上海的社区生活,称赞集服务、学习、生活等功能于一身的党群服务中心,“上海的党群中心太卷了”的标题一时热传。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15分钟生活圈”为何受到广泛关注?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往往可以用自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上海中心城区的许多地方,工作日几乎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起床出门,家附近就有集市或菜场,可以买到馄饨、包子、豆浆、油条等早点;年轻人匆匆赶去上班,老年人或步行到附近买菜回家做午饭,或打牌、下棋休闲一阵后去社区食堂用午餐;午间时分,上班族到附近的党群服务中心报名听讲座或课程,老年人则约朋友一起打乒乓或练舞蹈,各得其乐。
这些场景中的“衣食住行加锻炼”,往往步行都能到达,简单、便利、有温度,自然让“15分钟生活圈”大受追捧。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即便在同一座城市,各个街镇的财力有大有小,市民需求也各不相同,“15分钟生活圈”如何才能做到供需相当、可持续运行?
从供需的角度看,一些做得好的地方,往往把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作为重要的前置过程。比如杨浦区的长白228街坊,本是一个老工人新村,旧改后,设置哪些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杨浦区及长白新村街道向周边居民发放1300份调查问卷,召开了20多场分层分类的专题座谈会,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随后,社区食堂、小剧场、健身中心、生鲜超市等群众呼声最高的项目接连落地运营,让焕新后的228街坊大受欢迎。
从可持续的角度看,能够长久受到市民欢迎的内容,往往不是政府“包办”,而是以适当方式引入各类经营主体,灵活开展各类服务项目。如徐汇区的乌中市集,除了卖菜,各种跨界活动不断,菜场成了“秀场”;普陀区的高陵集市,可以一站式买遍老字号餐饮,精准覆盖有需要的人群;杨浦区的“熊猫饭堂”,菜式多、常出新,在杨浦各街道越开越多……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各项服务就有了长久支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上海“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建设、治理过程中,人民城市理念得到了生动体现。期待“15分钟生活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可持续地开展下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