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咸丰皇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他的父亲就是有幸跨越古代和近代的道光皇帝。咸丰皇帝是一个苦命之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
咸丰皇帝在位11年,他虽然有心振兴千疮百孔的江山社稷,但无奈资质平庸,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每每均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收场。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咸丰皇帝竟然抛弃了江山社稷,以“木兰秋狝”逃到了热河,最终驾崩于此,年仅31岁。有人说,咸丰皇帝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昏君,道光皇帝不应该传位于他,而应该传给恭亲王奕訢,从奕訢在清朝末年的表现来看,不失为一个聪明能干之人。那么道光皇帝为何要传位于资质平庸的咸丰,而舍弃有真才实干的奕訢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虽然古代有母凭子贵一说,但也有子凭母贵的现象存在。咸丰的的生母是道光皇帝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的宠爱及重视,从嫔到妃,再到贵妃、皇贵妃,钮钴禄氏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直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钮钴禄氏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整个清朝即使有皇子的嫔妃也未有晋封速度如此夸张的)。钮钴禄氏与道光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钮钴禄死后,留下年仅十岁的独子奕詝(咸丰),咸丰虽然是道光的第四子,但前三个哥哥很早就夭折了,实际上他是道光的嫡长子。在古代,嫡长子继承父业被视为是最正统,古来废长立幼很容易引出祸端。从身份地位来讲,奕訢的生母是静贵妃,算是庶子,无法与嫡长子咸丰相比。咸丰能顺利击败奕訢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咸丰生母爱屋及乌。
其次,虽然从各个方面来看,奕訢的能力都大大强于咸丰。但咸丰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敦厚孝顺。据史籍记载,道光为了考察两个儿子,曾举行了一次狩猎比赛,奕訢收获颇丰,而咸丰则没有捕获任何猎物,并向道光解释说:“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这句话的水平相当高,道光觉得咸丰颇有当年汉文帝的风采,自此有意传位于他。
另据史料记载,道光曾问询两个儿子对日后朝政的看法,奕訢颇具才干,回答的是头头是道;而咸丰则痛哭流涕,并祝愿道光福寿安康。由此,道光认为奕訢虽然干练,然心有所不诚,而咸丰则宽仁孝顺。最终亲情战胜了理智,道光决定立咸丰为储君。可是道光心中任然很矛盾,于是就出现“一封传位诏书出现两个人名”的奇特情况:咸丰继承大位,而奕訢封恭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