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独属于天府之国的“绿色答卷”
成都如何“驻颜有术”?
▲成都天府绿道。
◀近30位专家和省内重点区域有关单位的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齐聚大气环境质量指挥调度中心。
◀位于环城生态区的桂溪公园。
“窗含西岭千秋雪”,推开窗就能看见雪山,这是千百年来独属于成都人的幸福时刻,这样的幸福时刻正在以整天数为单位显著增加。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信息来看,十年来,成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长至300天,PM2.5浓度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每年约70天能够在市区看见雪山。五年来,成都新建各类公园110个,新增公园面积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5%。
从“推窗又见雪山”的小确幸到蓬勃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成都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成都正浓墨重彩地书写着“绿色答卷”,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绿色低碳产业:
成都晒出亮眼成绩单
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600亿元
超大城市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下降3.5%、建成全球首家零碳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天府绿道总里程突破6500公里……一组组数据见证成都如何把绿色低碳理念切实地嵌进民生幸福。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在宜宾举行,成都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展及经验做法在会上交流分享。
自2014年获批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来,成都深入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活动上,成都晒出一组“绿油油”的耀眼成绩单。“十三五”期间,成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累计降低14.2%和21%,以年均1.6%的碳排放增长支撑起年均7.3%的经济增长。“十四五”以来,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区(市)县增至13个,获评首届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从空间来看,以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着力打造24个重点示范片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从产业来看,成都聚焦培育光伏、氢能、锂电等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建成全球首家零碳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通威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和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今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600亿元。
从交通来看,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居全国城市第5位。超大城市高峰通勤拥堵指数下降3.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1万辆,居全国城市第6位、非限购城市第1位。从能源来看,成都启动骨干电网“蓉耀工程”三年攻坚行动,电网安全负荷提升至1820万千瓦。强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推进15个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4.5%。
从“治理”到“智理”:
遥望雪山天数增加
PM2.5年均浓度下降约30%
除了火锅“红”和雪山“白”,今年以来,无滤镜的“成都蓝”高频次地在成都人朋友圈里出现,成都人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然而守住这一“蓝天幸福”并不是易事,不光要“天帮忙”,还要靠“人努力”。
“各平台监测数据已经上传。”8月2日凌晨4点,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夏季大气环境质量指挥调度中心灯火通明,大气环境质量专班工作人员在进行汇报,他们要为每天的大气污染防治分析研判会做好数据分析支撑。
据介绍,入夏以来,四川启动夏季大气环境质量攻坚行动,指挥中心就相当于全省大气环境治理的“超级大脑”,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就是“千里眼”。“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天上的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掌握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做到‘面’上有数;空中的激光雷达可以精准锁定颗粒物,而地面的走航监测等设备,可将排查范围精确至百米级别,实现大气污染物由‘面’到‘线’精准溯源。”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今年夏季我省投入运行的超级站有11座,在成都还投入了2个移动式方舱超级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普通监测站相比,超级站就像一个大气体检“医生”,可以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监测150余种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及浓度,远超普通站监测的6种常规指标,实现对大气复合性污染开展多来源、多因子、多维度、多手段、多过程的实时监测。
成都的天蓝、水清,正是源于污染防治的重拳出击。目前,成都深入开展移动源、工业源、面源治污减排,PM2.5年均浓度下降约30%,全面消除重污染天,使市区遥望雪山天数增至约70天。同时,打造天府蓝网,累计建成市政排水管网2.24万公里,生活污水日均处理规模达522万吨,国省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100%。
全域增绿成效明显:
累计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1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40.5%
风吹麦浪,农耕繁忙。在成都青羊区文家街道一级绿道沿线农业区里,捡石头、除杂草,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而几十米外,破旧的老厂房陆续退出历史舞台,污水横流的臭水沟也“变身”清澈的耕地水源。
如今的环城生态区,像一条“生态项链”镶嵌在成都平原上,公园、绿道、湖泊、农田如宝石般点缀其中。依托绕城高速,成都市在20年间规划建设了横跨12个行政区的环城生态区。
不论是市民喜爱的公园绿道,还是农田耕地,作为“环城生态区”,“生态”始终被摆在优先位置。
成都正全面推进植绿、增绿、护绿,让绿色真正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的底色。
据了解,截至目前,成都累计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1万亩,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0.5%、44.5%。1500多个公园在城市中星罗棋布、6500多公里绿道结链成网、100余种蓉城乡土植物花卉扮靓街头景色……
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逐步建立林业碳汇开发、计量监测和碳汇应用三大碳汇项目支撑体系,有序推进林草碳汇开发交易,审核登记碳减排量15421.21吨。此外,还深入实施“公园+”“绿道+”策略,营造低碳游玩场景,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田园、城市街区、天府人文和产业社区6大公园场景。
天府绿道体系活力“绿脉”、环城生态区超级“绿环”、锦江公园精品“绿轴”……未来,成都还将统筹建设各类自然生态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构建布局均衡、功能完善、无界融合的公园体系,引导高端产业资源融合布局。
天蓝水清,绿色发展。二十里路香不断,“天府之国”正努力洗去身上的尘埃,在坚持不懈的绿色发展中赢得更大未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