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在全省首创推出资产交易“云评估”系统已两个月有余,推广使用后成效初显。
据了解,“云评估”在全景化、可视化的集体资产“一张图”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分析云技术整合碎片化资产和合同信息,综合资产周边产业布局、物业特性、用地性质等方面信息,并以不同资产的特征因素对价格进行修正,如位置、配套及环境、三通一平情况、装修等,从多个维度综合构建起了动态立体的参考价系统。
近日,南都记者从白云区农业农村局获悉,随着“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村民“钱袋子”扎得更紧,资产潜力进一步激发。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巴陵表示,实施交易底价评估机制能有效防止资产隐性流失,防范农村集体廉政风险,确保集体收益最大化。
通过规范交易底价“小切口”,白云区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白云区资产交易“云评估”系统。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决策”
白云区农村集体资产体量庞大,总量居广州全市第一。由于其资产分布存在种类繁多、差异明显的特点,且农村集体资产出租的价格影响因素多,同一区域的同类资产价格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评估难度大。
要知道,土地及物业租赁作为农村集体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交易底价的设定关乎农村集体成员的切实利益,规范交易底价在防止集体利益流失中发挥关键作用。
“村社干部仅凭经验设定的交易底价,难以取信于越来越‘精明’的群众,且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费用高,村社集体难以承担大量资产的评估费用。” 张巴陵指出,白云区研发的“云评估”系统能为村社提供简单、便利的交易价格评估工具,大大压缩村社成本。
据了解,白云区结合实际情况,把底价评估审核嵌入到集体资产交易审核流程中,对于定价大幅偏离评估价格且无合理原因的交易不予审核通过,有效守护村民“钱袋子”。
白云区资产交易“云评估”系统。
白云区松洲街“三资”工作人员举了个实际案例称,在审查一宗档口租赁交易时,他们发现,村社提交的立项材料中,交易底价为18元/月·平方米,而“云评估”系统给出的参考价为26.5元/月·平方米。“经街道指导后,该物业的交易底价修改为28元/月·平方米,即便是以底价成交,预计能为村社增加收入18万元。”
不仅如此,“云评估”系统还能整体展示白云全区的资产地域分布情况、资产利用效率及资产交易热度,为招商引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用地动态调节等提供决策参考,充分盘活“村”的资源,发挥“镇”的能力,助推“百千万工程”步入新台阶。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智能”
“在建立交易底价评估机制之前,由于缺乏依据,交易管理机构对交易底价的审核主要以‘民主表决审核通过’为依据。”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以往对于“低价合同”的风险排查,主要依赖人工筛选比对和群众监督的方式。然而,人工筛选只能选出明显偏离市场行情的合同,且资产常常因属性、现状、位置等因素影响难以综合衡量,“微腐败”风险难以判定及挖掘。群众监督的手段也存在“低价合同”监督被动性和滞后性难题。
因此,创新监督方式、明确监督标准,成为实现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管转变的关键一步。
目前,白云区已建成以1个区级“三资”管理平台为中心,围绕“三资”管理中资产交易、财务监管、民主管理3大监管模块拓展底价评估、实时记账、在线表决等11个子系统的“1+3+N”信息化监管体系。
白云区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平台。
在此基础上,白云区充分利用大数据监管的科技优势,打通信息孤岛,将交易管理系统、财务记账系统等数据汇入纪委“云监督”系统,搭建跨界共享的数据模型,实现联网共治,合力对集体“三资”实行全覆盖监管。通过将签订的合同信息与“云评估”得出的参考价进行整合比对,并设置风险阈值,可帮助快速锁定“超低价合同”,初步发现一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抓早抓小提供数据支持。
从“盲目跟投”到“预警提醒”
“当前报价150000元/宗·月,已超过预警值,请确认是否出价。”市民王先生在白云区农村集体“三资”平台竞价时,界面弹出上述提醒框。经核实确认,王先生在报价中多输入了一个“0”,系统提醒确认后及时帮竞投人控制损失风险。
这是“云评估”系统的又一实践案例。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实际竞投中,由于竞投人的非理性行为,集体资产的竞拍价格并非越高就对农村集体越有利。竞投人在资产交易中非理性出价,因中标价格过高而弃标的情形并不罕见,最终将导致村社收入变相流失。此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中的恶意抬价、围标串标行为时有发生,因难取证、难界定,串标行为扰乱交易秩序直接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且易引发群众对村集体事务公平性的质疑。
为有效防止上述情况发生,“云评估”系统提供的交易参考价可作为判断竞投价格显著偏离市场正常价格的依据。通过设定一定阈值,当出价达到设定价时。系统出发预警提醒机制,降低因中标价格过高而弃标的风险。这也可以有效打击以恶意抬高价格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最大限度激发和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活力和市场吸引力,力促“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谢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