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恢复和扩大消费离不开良好的消费环境,这次出台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专门提到了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什么考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回答南都记者提问。
7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回复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改善消费环境是恢复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支撑。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提出,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其中,敢消费和愿消费都和市场监管工作密切相关。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具体包括建制度、守底线、拉高线三个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说,一是不断完善法规机制,夯实消费环境制度基础。要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重点着力的一个方面。况旭介绍,聚焦消费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回应消费者关切,市场监管总局制修订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整体推动构筑消费环境协同监管格局。聚焦盲盒经营、免税品网购、新能源汽车等新业态,出台规范指引、开展行政指导、实施缺陷产品召回,指导家电、汽车、免税、盲盒、电商等新兴领域改善售后服务,提振消费信心。
二是持续加强监管执法,净化市场消费环境。安全是消费的前提。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产品假冒伪劣、“神医神药”广告、医疗美容乱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以来,已经查办民生领域案件35万余件。此外,聚焦消费者关心关切,先后开展了百家电商平台点亮、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乳制品质量提升、餐饮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提升群众日常消费的满意度。况旭透露,今年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全面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推动形成消费-评价-监管的闭环,引导经营者提升诚信守法意识和商品服务质量。
三是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增强消费者获得感。况旭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会同26个部门指导各行业各地区提升消费环境的软实力,在全国范围打造了一大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街区、放心景区、放心乡村以及“满意消费长三角”等区域品牌,拉动城乡消费。其次,积极探索放心消费主体信用资产转化,用金融“放心贷”提升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获得感。持续推广线下无理由退货、本地购物异地退、先行垫付急速退,全国已有65.4万家实体店退货约53.8亿元。此外,完善全国12315平台在线纠纷和解机制,推动13.2万家企业入驻平台,促使16.5%的消费纠纷直接在源头化解。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已有超过6000万人次参与点检活动,抽检量接近32万批次。
况旭称,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改善消费环境的意见,启动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发挥城市整体创建的牵引撬动作用,带动各地消费环境进一步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