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农遗文化 侨乡青田如何活化稻鱼共生?
中国新闻网
2023-08-13 09:49:38

原标题:传承千年农遗文化 侨乡青田如何活化稻鱼共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一周年纪念大会现场。 傅飞扬 摄

中新网丽水7月18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乡村振兴的持续精神力量。

18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第二次会议在浙江丽水青田召开。22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部门负责人、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相聚侨乡,共谋农遗产业发展未来式。

记者了解到,中国目前已有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勤劳智慧的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客观地理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青田稻鱼米。 傅飞扬 摄

2022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成功举办。一年来,该县不断推进稻鱼共生系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取得相应实绩。

截至目前,青田稻鱼共生产业面积年均增长5000亩,新增百亩以上生产主体5家、百亩稻鱼共生示范基地4家,县域稻鱼米产量达2.2万吨。

“我们拓展农遗传承‘朋友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青田倡议》得到28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青田县委书记林霞说,“农遗出良品”的成功种养模式,让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东西结对帮扶重点产业,带动古蔺打造万亩示范基地,并被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如其所言,跳出县域看发展,稻鱼共生系统同样大有可为。

“我们在古蔺成功复制青田‘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种植模式。”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祥国表示,当地购进青田田鱼苗10000多斤,420户农户亩均增收2000余元,还带动周边叙永县、平昌县等地参与种养,在西部地区不断推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眼下,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后半篇文章”如何书写?

对青田而言,当地率先建成县级元宇宙智算中心——青田创新赋能中心,充分挖掘农遗文化资源,利用NFT、数字人等元宇宙技术,打造鱼多多数字人和农遗公园智慧平台等元宇宙应用场景,从更多维度活化农遗文化。

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何塞·加西亚·珂克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青田有稻鱼共生系统,瓦伦西亚GIAHS(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里也有稻米和鱼,“通过不断探索,我们认识到传统农耕技术为土壤保护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方法,为学术研究提供价值,同时也有益于作物的种植。”(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超1600家单位报名,粤企赴江... 11月11日-1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即将在江苏举行。按计划,此次秋...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征兆,你有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世上的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劳永逸,也没有一...
本地独大的北大仓,为何销量却是... 撰文|宋歌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白酒江湖中,借着茅...
30岁小伙智力退回3岁,熬夜为... 30岁的小张(化名)在表姐的工厂打工,平时晚上没事就在宿舍打游戏,有时玩到凌晨。一日,表姐发现小张没...
原创 最...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海军舰载型直8L的照片和视频。从很大程度来说,会装备海军陆战队。目前,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