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珑AI说丨“厌童”的背后:如何提升公共环境包容度?
大众网
2023-07-26 07:41:09

原标题:海珑AI说丨“厌童”的背后:如何提升公共环境包容度?

近日,一段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视频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环境对幼童包容度的关注。视频中,一位三岁半的小孩在家长的引导下乘坐高铁,整个十小时的旅程中丝毫没有哭闹,这种乖巧的表现引发了网友们的点赞和讨论。孩子的父亲表示,平日里他们会给孩子进行以父母为榜样的鼓励式积极教育,培养她的独立自理能力。

就在前不久的5月,一女子乘坐高铁时,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并进行反击。5月7日,该女子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其坚持不和解。该女子还透露,她最终被警方罚款200元,对方则被罚500元。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是否是合理的?这些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厌童症”的讨论。那么,究竟什么是“厌童症”,它为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

“厌童症”是指对儿童行为的厌恶、不耐烦以及对儿童的敌意情绪。这种情绪常常表现为对儿童的行为不满,对他们的吵闹、调皮、不守规矩等行为感到厌烦和不耐烦。然而,事实上,这种对儿童的厌恶情绪并不是儿童个体问题,而往往是社会环境和教养方式的反映。

儿童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他们需要得到尊重、关爱和正确的引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过度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及对于他人权益的忽视,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乃至社会的不满情绪。

对于“厌童症”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个别的家长或者儿童,而应该从整个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入手,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儿童教育的问题,呼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中成长。

探索“鼓励孩童释放天性”的空间

在各种声讨“熊孩子”的视频引发了讨论的同时,也有网友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提升公共环境对幼童包容度的建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共场合,对待儿童应该更加宽容,尽可能为幼童提供适当的设施和环境,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需求得到满足。比如,在交通工具上设置儿童专用座椅,提供安全带等设施,以确保他们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同时,在公共场所设置儿童活动区域,提供儿童玩具和游乐设施,让他们在等候或休息的时候有一个愉快的环境。

此外,我们认为,除了提供适当的设施之外,还应通过教育宣传和管理等方式来提升公众对幼童的包容度。例如,在商铺门口可以张贴提醒标志,告知家长和儿童有关禁令和规定,提醒他们注意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提高家长和公众对幼童的理解和关注,让他们更加尊重和关心幼童的成长需求。

综合起来,提升公共环境对幼童的包容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幼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展示他们的天真和活力,也才能更好地享受到他们应有的权益和尊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关爱的公共环境。

注:文案、配图均由AI生成,由海珑智能采编工具箱制作。

海报新闻编辑 杨童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电动汽车为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
刘德华住酒店,16岁粉丝从床底... 近日,刘嘉玲在综艺节目中透露,她和刘德华在横店拍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时,发现刘德华雇了一个保安...
可爱经济学:你的“喜欢”为何如... 可爱经济学:你的“喜欢”为何如此值钱?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 泡泡玛特的系列产品。 在第...
原创 2... 近日,2米28的张子宇在U18女篮全运会上上演单手劈扣,这也是她职业生涯第一次在实战中完成扣篮,也是...
玩家必知!微信牛牛链接金花房卡... 微信游戏中心:乐酷副厅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15984933】,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