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长者食堂内选餐。 受访单位供图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百姓生活最基础的大事,但完成上下楼、买菜、烹饪、饭后清洗锅碗瓢盆等这些步骤,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却并非易事。特别是留守、孤寡、高龄、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问题就变成了难事。
7月17日,商务部、发改委、民政部等13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文件提出,服务“一老一小”,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实际上,近年来潮州已在湘桥区试点探索建设长者食堂,以提供老年人用餐补贴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根据潮州市民政事业三年提升计划,至2025年,将增加长者食堂服务点20个。
长者食堂要办得好,也要办得起、办得长远。随着一个个试点食堂的开设,摆在面前的还有不少“考题”:长者食堂是否真正能让老年人受惠?如何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如何克服资金难题,优化运营模式,办得更加长久?
文:许钰敏
实行定额用餐补贴
刷脸即可验证身份
上午11时,位于湘桥区吉怡路的华姐快餐店开始营业。这里也是潮州市设置的长者食堂服务点之一。
“刷脸验证成功。”79岁的陈淑仪老人,在窗口挑选好菜式后,端着餐盒来到了收费处。餐厅工作人员告诉她,在用餐补贴3元减免的基础上,这顿饭菜仅需支付12元。“这里饭菜选择多,也合自己胃口,我经常来。”陈淑仪说,自己平时独自居住,常一个人做饭,来长者食堂就餐为她带来很大方便。
自去年9月份该长者食堂揭牌后,家住附近的陈淑仪便经常来到这里就餐。前期,民政工作人员已将其个人信息录入到湘桥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认证其符合长者食堂用餐补贴申领对象的标准——具有潮州市湘桥区户籍且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长者食堂,她无需出示证件,仅需机器刷脸即可验证身份,享受用餐补贴。
老人专座、防滑地板、老人扶手……笔者注意到,该餐厅内采用了不少适老化设施。“为了让老人用餐更安心更放心,除了优化菜式之外,我们还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华姐快餐人资部经理曾俊哲介绍,店内在选餐区域和洗手间均增设了扶手,餐厅内各区域也增加了补光灯,以及长者食堂服务内容介绍,整体营造起尊老敬老氛围。
早在2021年,潮州便开始探索建设“长者食堂”社会化助餐配餐服务试点项目,截至目前,已设置了3个长者食堂服务点,分别是湘桥区瀛养元餐饮店、华姐快餐(吉怡店)、素满香(西河店)。
项目采取“1+3模式”,即以湘桥区民政局为实施主体,建设“爱心餐饮行业加盟平台,湘桥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慈善募捐和志愿服务平台”三个平台,把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与志愿服务、慈善公益事业一起推动、一并实施。
长者用餐全面实行定额用餐补贴。普通老人每人每天用餐补贴3元;低保老人或重残老人补贴5元等。
资金补贴+智慧平台
探索助餐服务更多可能性
潮州探索建设长者食堂是否有必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潮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492311人,占户籍人口的19.17%。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助餐服务等养老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助餐就是兜底老年人的“急难愁盼”。
潮州长者食堂的补贴资金从哪里来?
据湘桥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股相关负责人介绍,资金由湘桥区民政局向社会募集福彩公益金和爱心捐款,并统筹发放,直接补贴到长者食堂用餐长者。首期募集到爱心资金92万元。
今年3月,潮州慈善总会发出“潮爱出发 老年助餐”微慈善捐赠倡议书,倡议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所得善款将专款专用,为潮州市高龄、空巢、特困供养、失能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这将为长者食堂的运转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为更系统精准地管理长者食堂,湘桥区民政局还开发了“湘桥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APP,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由民政工作人员采集长者信息后,确认用餐补贴资格。
在探索长者食堂模式的过程中,不少难题也随之出现,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也暴露出来。
根据湘桥区民政局统计的数据,当前,湘桥全区在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总入库人数约19400人,但真正享用到补贴仅为2000人次。以华姐快餐(吉怡店)为例,每日到店用餐人数约500人,但真正到店就餐并享用到补贴长者约为10人。这说明还有极大部分老年人因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这一服务。
湘桥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与老年人用餐习惯不同、老年人的知晓度、以及长者食堂服务点位置的设置等原因均有关系。
对此,潮州民政部门正不断探索长者食堂的更多可能性:除了快餐店、素食店外,早餐店、汤粉店等或将纳入服务点的选择范围;服务点的选址将更深入社区村居,让更多老年人知晓并享受到此项服务。此外,还将探索送餐服务,让更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用餐。
■他山之石
打造“暖胃又暖心”的长者食堂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办了众多普惠性食堂,如长者食堂、老年食堂、为老餐厅等,虽然食堂名字不尽相同,却有着一样的意义内核。不少城市也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养老助餐服务模式。
在江西省鹰潭市,15个中央厨房共辐射38个站点,每月服务老人助餐近10万人次。据悉,该市实行“公益性+市场化”助餐运营模式,在全市城市社区养老助餐点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引导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养老企业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此外,指导社区与送餐企业签订养老助餐点运营管理协议。全域一卡通,实现助餐全域化、网格化、便利化。
鹰潭市还建立考评及奖补机制。根据日均用餐老年人数分三个档次进行补助,日均用餐20人以下的每年补助4万元,日均用餐21—40人的每年补助6万元,日均用餐41人以上的每年补助8万元。市、区(市)、乡镇财政分别按1:2:2的比例配套负担。各级补助资金按照以奖代补方式兑现,年终由民政、财政部门对养老助餐服务进行考评。截至目前,市本级共发放补助资金1174余万元。
长者食堂作为一项普惠型的公共服务,用餐收费标准较低,对于经营主体的企业来说盈利空间较小。国内有的长者食堂就因运营不善面临着歇业的困境。鹰潭市的做法让长者食堂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扩大了服务有效供给,让养老助餐服务长效持续。
因烧烤火出圈的山东淄博,近日又因长者食堂获得关注。目前该市建成长者食堂1000多处,老人仅需一两元钱就能吃上一顿热乎饭,80岁以上的老人直接免费。特别是农村老年食堂,运营资金主要由政府补贴、村集体、老人家庭三方面构成,关注到农村独居老人需求,同时启动成本低,灵活性强,从供需两方来看都具备可行性。
省内亦有不少探索成功的案例。在汕尾,目前全市已建立“幸福食堂”264家。爱心食堂运营秉承公益性原则,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方式运营。食堂门前还进行爱心捐款公示,捐款人和金额悉数上榜。
当然,要打造“暖胃又暖心”的长者食堂,除在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延伸服务功能,发挥长者食堂的综合价值。如福建省福州市就在长者食堂的基础上建设“长者学堂”,让餐桌变课桌,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围绕老年人生活所需,长者食堂开设了反诈骗、用电安全、智能手机使用等各类课堂,举办义诊、书画展、花艺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该市食堂融合“学堂”比例已超过80%。
养老服务工作复杂性高、痛点多,所需服务和解决方案很难“一次到位”。各地情况不一,开设长者食堂也难以有统一的模式或者路径可供复制。对于潮州来说,要让长者食堂“叫好又叫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合力关注,需要立足本市实际,在开展运营的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既要探索可持续运转的养老助餐模式,更要确保养老助餐服务有效供给、真正普惠落地。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只有真正了解老年人真实需求,让养老服务更丰富更有质量,才能做好养老工作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