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地中小学校都已经放假,笔者所在城市的每天早晚高峰的一些路段的限行政策,也随着中小学校的放假暂停了。有意思的是,原来小区里每到放学之后,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很多很多,但如今明显少了许多。听一些业主在群里闲聊中发现,好多孩子在暑假都要外出研学,报了各种类似“夏令营”模式的研学旅行团,外出研学了。
1.研学游如火如荼
三年特殊时期减少了大量的外出,当市场发生新的变化后,我们蓦然发现,外出游玩的需求陡增。从今年五一大约2.7亿人口外出就可以窥得一些端倪,今年暑期又是三年之后的第一个大长假。大量的外出需求也非常旺盛,而家长们在选择孩子们究竟应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一个假期,几乎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仅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研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滋生的,而且深得家长们的认可。
但是研学之旅,说起来好说,真正能不能达到目的或许也只有当事人知晓了。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暑期获得更多的课本之外的知识,而孩子们更希望自己能出去好好耍,所谓的研学能不能达到效果,或者效果有多大,亦或者达到的成效相比高昂的费用是不是成正比?这也成为很多家长们权衡的关键,当然也有很多吐槽出现了。
我们关注到所谓的研学之旅,很多只是一个噱头,能产生的作用真的大吗?真的不大吗?也是各执一词,各说各有理。一些旅游机构摆出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地述说这研学的重要性,在社会中学习的必要性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必然性等等。再加上,譬如“哪个年级这个暑假都可怕”的各种说辞就成为游说各路家长的“名言警句”,这个假期可不能浪费了,孩子是必须“箍”着才能有出息,不然就“落”下了……等等。
2.研学市场良莠不齐
升学的压力,各种摇号的彷徨,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是非常舍得花钱的,因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委屈了孩子,不能让孩子没见过世面等等潜意识的冲动也成为一些家长选择给孩子报研学之旅的一种自我慰藉。于是各种研学之旅开始大肆流行,当然,价格也是不菲。平常普通的出行之旅,打上了研学的旗号,价格就可以翻番了。
据悉,目前以研学为代表的主题游,主打历史人文、户外自然、科学技术类的研学产品最受欢迎。有某旅游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产品时长上看,以景区和展馆为主题的一日游产品和长线多地5-9日游产品最为热销。从价格上来看,人均约6000元的多日游基本是标配。有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广州、乌鲁木齐、重庆、青岛、杭州、南京的研学之旅排名靠前。
有机构打出了“在行走的课堂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生动而立体的书,孩子们从中见天地之大,一路收获、一路成长。”多么吸引人的宣传,多么意义重大的研学之旅,不去报名家长们都觉得对不起孩子。据报道,携程平台研学产品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而且,预计订单量还在大幅增长。有机构的调研报告更显示出这个行业的磅礴生机,“研学旅行逐渐成为刚需,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会继续稳步提升。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幼儿园至高三年级阶段人口为1.8亿。其中研学、夏令营比例在5%左右,约1000万人。研学业务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0%。”
3.研学游该有监管了
天眼查大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共有5590余家“研习营”“夏令营”的相关企业,其中2019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到1540余家,增速高达60.8%,均为近五年最高。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是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拥有相关企业1500余家,其次是安徽省和山东省,分别有780家和466家;从成立时间分布来看,相关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在1-5年之间,占比达到62.76%,其次是5-10年之间的企业,占比为29.92%。从注册资本来看,主要集中在0-100万和100-200万之间。这说明了夏季研习营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目前研学市场良莠不齐,价格虚高是研学游的突出问题。从目前市面上的研学产品来看,研学产品的日均价为1000元,资源更好更偏高端一些的研学产品日均价则更高一些,一般的研学产品日均价约在800-900元。一些机构还热衷于产品拼凑和泛化组合,没有围绕细分目标客群需求,创新文化引领、主题串联、场景沉浸、体验完整等。而发生纠纷之后,监管部门也无法做出合理判断。
不少研学项目的广告吹嘘得天花乱坠,往往言过其实甚至名不副实。家长和学生往往对研学项目不甚了解,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各类问题和纠纷经常发生。由于监管跟不上,甚至不知道如何去约束,如何去界定纠纷之后的各方诉求,怎么评判没有统一标准,很多家长也只能吐槽,而无法真正维权,往往也是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