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长三角迎来新一批走上社会的高校毕业生。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三省一市纷纷拿出“真金白银”、敞开怀抱,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海内外人才落户、就业创造机会。这一点,在直辖市上海和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身上尤为凸显。
四地“人才政策”有何亮点、成效?毕业季,哪类人才最吃香?又该如何稳住就业“大盘”?本期“我们长三角”,就聊一聊这4座城市的“求贤若渴”与创造机遇。
“人才政策”有何亮点?
陈浩(皖高峰工作室记者):打响“抢人大战”,合肥可是动真格的。这不,在6月底举行的第三场“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高校毕业生对接会上,6000多名大学生参加,近2000人达成就业意向。
这两年,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肥,合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有的很硬核——对入职市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站博士后,给予20万元生活津贴;有的很暖心——对非本市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到合肥企业求职的,一次性发放500元(市外省内)、1000元(省外)面试补贴。
上海、南京、杭州是否也出台了相应政策?
巨云鹏(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记者):确实是这样。近年来,围绕“落户难”这一症结,上海优化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开放度和集聚度。
就拿高校毕业生落户来说,目前,用人单位引进的博士,均可直接落户;上海高校、全国“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应届硕士,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对于本科生,部分“双一流”高校应届本科生可在全市范围直接落户;所有15所在沪“双一流”高校应届本科生,在五个新城以及南北转型重点区域就业的,符合基本申报条件也可落户。
尹晓宇(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安居方能乐业,尤其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
高校毕业生在宁工作可享受住房租赁补贴政策,博士、硕士、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的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最长期限36个月。今年以来,南京共为8.7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2.6亿元。这个政策已经实施了好几年。
今年,为方便大学生来宁找工作,南京市还推出免费的“宁青驿站”。前段时间,我在采访中就遇到一位就读于吉林大学、来宁面试的大连姑娘宋红。“宁青驿站”宽敞明亮的房间和完善的配套,让她在入住首晚,就通过视频向家人“显摆”了在南京的第一个“家”。在“宁青驿站”住了14天的她说,住在这里,既省钱,又方便。
目前,近6000人次青年入住“宁青驿站”,累计入住3.5万多天,他们来自于31个省份的800多所高校。
窦皓(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记者):与就业一样,创业同样是大学生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
日前,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杭向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根据文件,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学生在杭州新创办企业的,经评审通过后可获得5万至20万元资助,优秀项目可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
陈浩:看来,为了吸引人才,沪宁杭三地都出台了精准有效的人才政策。
其实,在我们长三角,不仅城市层面,省级层面也积极向人才展开怀抱。就拿安徽来说,当地提出,三年内人才总量增至1500万人。作为支撑,安徽人才政策4.0版将于近日印发,包括六个部分、30条,主要政策点106个。
制图:马玲
人才问题年年有,为何今年备受关注?
巨云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二字,显示出迫切性。众所周知,创新驱动,关键在人才。在上海的“十四五”规划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的规模提升与人才倍增之间是同频共振关系。这表明了人才之于产业、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抢人大战”过程中,人才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我注意到,今年上海放开了外省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上海缴纳社保的限制,这让这一群体在沪有了确定性、归属感,也给了他们更充足的流动、成才空间。
尹晓宇:在我看来,这与长三角自身关系密切。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5年来,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区域高质量发展成果有目共睹。2022年区域经济总量逼近30万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奋进新征程,长三角想要实现新突破,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离不开人才。
陈浩:是啊,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现阶段,合肥正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亟需大量专业人才。对此,合肥多措并举,其中有一条便是尽可能地把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留在当地。
窦皓:新兴产业“呼唤”人才的现象,不仅体现在四座城市,整个长三角都一样。就在7月初,浙江召开了全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平台经济,除了顶层设计、政策支撑,人才供给同样重要。
尹晓宇: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路上,精技术、擅实操的各类人才不可或缺。因此,江苏既拥抱科研人才,也欢迎技能人才。
长三角会否陷入“政策内卷”?
陈浩:刚才说到,为了招引人才,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纷纷出政策、使实招。那么,长三角内部会否因此陷入“内卷”?
尹晓宇:要说完全没有“内卷”,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它能够倒逼各地拿出更优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另一方面,长三角是一个整体,好政策有利于吸引全国、全球人才来到这里。
窦皓:我倒认为,不会造成“内卷”。梳理政策不难发现,各地政策侧重不尽相同——上海着重解决人才落户难题;南京针对产业发展注重精准引才,在资金支持、安居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相关政策,营造“近者悦 远者来”氛围;杭州和合肥则是拿出“真金百银”,鼓励人才创业、就职重点产业企业。
其实,高校毕业生等人才选择去哪座城市,不仅会看人才政策,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甚至,有时主观喜好也能左右选择。当然,人才政策代表着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态度,理应是考虑的重点内容之一。
巨云鹏:你们的分析都有道理。我想说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不仅人才流动会越来越通畅、便捷,人才所服务的企业、产业在跨省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换个角度说,一位人才无论是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他的作为都是为整个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的。
我采访过一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在读博士聂建。作为产品经理,他推动了功能高分子薄膜双向拉伸成型设备的研发。研发过程中,位于苏州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机功能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与位于上海的中国化学智能装备研究院携手合作。目前,设备已经完成开发,一期成果在江苏南通的薄膜制造企业投入使用。
陈浩:你说得对,合肥乃至整个安徽是长三角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流动的受益者。仅以高校领域为例,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陈诗一来自复旦大学,副校长王守国来自东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校长朱红军、学术副校长何贤杰均来自上海财经大学。
哪类人才最吃香?
陈浩:现阶段,各地对人才的渴望日益加深。大家在采访中有没有留意过,哪一类人才最吃香?
尹晓宇:能够服务创新型产业的科技人才是最吃香的。目前,南京市创新型人才整体呈净流入态势,但全市人才仍是供不应求。
从最近发布的《2023年度南京市创新型产业集群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来看,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六大产业高端人才需求旺盛;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六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人才供给处于紧缺状态。
陈浩:合肥同样如此。得益于科创与产业“两条腿走路”,合肥新兴产业企业蓬勃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前面提到的第三场“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上,220余家参会单位多为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它们带来的约1万个岗位中,绝大部分面向科技人才。
窦皓:长三角高校林立,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地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他们的学子就业面本就广,如果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自然更受青睐。对此,高校正在行动。
以浙江大学为例,2021年学校创新创业研究院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共建浙江长三角飞航智能技术中心项目。项目除了与学校既有科研团队深度合作外,还大力吸引社会人才。加入项目后,校内校外人才能够获得校企双方学者专家的指导,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双提升。此外,浙江大学还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34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巨云鹏:科技人才最符合大家对人才的想象,但事实上,国家发展需要的、市场竞争需要的、人文关怀需要的,都是人才。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就列出了高层次人才、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专门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几个大类。所以,就出现了科学家、现代服务业高级管理人员、养老院护工都能落户上海的景象。
各地如何稳就业?
陈浩:我关注到,今年各地在招揽人才的同时,也特别注重促就业,出台了很多稳就业措施。
巨云鹏:是的,我也注意到了。今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扩大企业就业规模、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等多项措施。
7月3日召开的2023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工作会上,“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利用最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全力冲刺”等表述,可以看出上海促就业态度之迫切。
尹晓宇:南京促就业的力度也很大。南京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约28.5万人,规模再创新高。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把“拓展就业渠道,挖掘优质岗位,组织面向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线上线下招聘会1000场次”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组织各类招聘会1255场,筹集岗位需求27.1万个次,审核发放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相关就业补贴8211.31万元、惠及企业7902家次。
本内容由融合号“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