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拍出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但为何早期电影在上海繁荣
创始人
2025-11-25 09:21:45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中,上海是一座重要的城市。近日,行知读书会举办的“上海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早期电影”主题分享会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汤惟杰通过大量一手史料,解读这座城市如何成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之一。

汤惟杰以11月21日上海电影博物馆开幕的“到上海去——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特展”为引,抛出中国电影一个关键历史节点,“现场主办方从北京邀请了谭鑫培先生的后人、武生名角谭正岩,以祖父当年出演电影《定军山》的扮相连做带唱,全场叫好。”

他进一步解读,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二手摄影机拍摄的《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诞生,但此后30年,上海却接替了北京,真正实现了中国电影的生产、创作和繁荣,“这个展览起名‘到上海去’,正是要解答中国电影如何在上海走向繁荣的核心问题。”

汤惟杰从1897年礼查饭店的上海首场电影放映讲起,通过《字林西报》所载广告与报道,还原了当年电影作为“电光影戏”初入沪上的情景。

汤惟杰展示当年《字林西报》刊登的电影广告。

汤惟杰强调,1897年5月22日在礼查饭店(今中国证券博物馆)的电影放映是上海放映第一次收费电影,根据其他资料推断,大概放映了20段左右的短片,“票价当场买1元,提前预订好的座位1.5元。要知道,当年上海普通工人月薪只有10-15元,绝对是奢侈品。”

在上海,电影并非一开始就在专属影院放映,它最早流动于张园、徐园等经营性私园,以及青莲阁茶楼、先施公司屋顶花园乃至大世界游乐场等市民娱乐空间,反映出早期电影与上海都市公共文化生活的交融。

现场读者。

接下来,汤惟杰进一步梳理了上海专业影院的兴起。他展示了一份1919年公共租界的影院统计表,当时上海已有9家电影放映场所。早期影院多聚集于虹口区,地价因素与观众基础使得虹口成为上海影院的发祥地之一。

汤惟杰从虹口大戏院、胜利电影院,讲到奥迪安大戏院的奢华设施与鲁迅的观影趣事,再谈及大光明电影院因影片辱华风波而经历的兴衰,以及邬达克对大光明的重新设计。这些影院的变迁是电影商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上海城市空间演变与文化生态的生动见证。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如何建立与发展,汤惟杰以1922年成立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介绍。这家公司以招股集资的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汇聚了张石川、郑正秋等先驱影人,并推出了《劳工之爱情》等经典短片。他特别提到,这部保存至今的影片竟配有中英文双语字幕,展现了中国电影初创期便具备的国际视野。

在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上海这座“电影之城”的特殊魅力。银幕上的光影,是这座城市生命力与创造力最生动的记录。

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摩... 摩尔线程的网上发行中签率正式公布。其中,网上发行初步中签率为0.02423369%,网上发行最终中签...
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有中国... 近日,多名中国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日本多个机场,挤满了返回国内的中国人,有的原计划就是近期回国,但也有...
曾坐拥700家门店的青岛医保城... 日前,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正式裁定受理青岛医保城药品连锁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医保城”)的破...
北京拍出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中,上海是一座重要的城市。近日,行知读书会举办的“上海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早期电影”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