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市民出行抱怨,南京马拉松“岛式穿越”为何刷屏?
创始人
2025-11-17 18:02:00

11月16日举办的南京马拉松,意外地因为一项有序组织市民穿越赛道的“岛式穿越”举措,收获全网点赞。

近年来,路跑赛事在全国大幅增加,马拉松成为城市宣传形象、带动消费的重要载体。在许多城市,马拉松赛事正在进化为“市民节”,跑者经过的街道成了欢乐的海洋,无数市民走上街头为选手助威,展示友善包容的城市文化,享受激情洋溢的赛事氛围。然而,赛事之外总有人仍然奔波在生活的路上,随着赛事规模扩大,各地“封路扰民”引发的吐槽也随之增多,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老大难”。几乎每一场马拉松赛事的网络评论区,都少不了一些市民对于影响出行的抱怨。政府和赛事方既要保障安全,又要兼顾市民出行,如何平衡,成为一场精细化的治理考验。

行业层面正试图以更高标准回应这种社会关切。2025年10月31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马拉松赛事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细化赛事交通保障服务,动态规划赛道封控,压缩封路时间,先封先解、快封快解。这意味着,一场马拉松不仅比成绩,也比组织能力;不仅看热度,更看治理水平。

△南京警方在赛道沿线设置95处岛式穿越点

从这个角度看,南京的做法并非只是解决一项赛事堵点,而是在探索一种更高质量的城市治理方法。南京警方借鉴世界马拉松赛道穿越经验的基础上首创“南京岛式穿越”法,在有条件的赛道上有序组织市民穿越,大大缩短了市民的等候时间,尽量保证群众出行。

“岛式穿越”的短视频下,网友纷纷评论点赞“以小见大,细微处见证城市治理的细心”“今年跑马没有让城市停下来”......这背后,是一种被尊重的温暖。正如南京马拉松在其官方微信推文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场城市与马拉松的双向奔赴。‘宁’是南京,更是每一位‘您’。”赛事不只是跑者的舞台,也是市民共同参与的公共空间。这种安排,体现的是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尊重,也是对公共秩序的精细维护。

△民警组织市民穿越赛道

“城市办盛会,市民怎么办?”这几乎是每个大城市都遇到过的难题。在城市公共活动越来越密集的当下,马拉松、演唱会、音乐节、大型论坛和展销会轮番登场,公共资源占用不可避免,但如何使活动运行尽量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干扰,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把交通组织再细一点,把信息发布再早一点,把现场协同再顺畅一点,许多潜在矛盾就可以提前化解。越是超大城市,越需要这种对节奏的把握、对细节的耐心。

大型活动、群众体育在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的同时,也应照顾到一部分市民上班、看病、上学等刚性需求。南京这次选择了一种更“费劲”、也更显智慧的办法。他们没有把市民的出行需求视为管理的麻烦,而是看作需要用心去服务的日常。这种“费劲”,恰恰是治理者同理心的最好体现: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还给市民,这也正是现代城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市运行每天都在与各种公共活动相遇,类似南京的做法值得更多城市借鉴。让组织筹备更有章法,让市民生活更加从容,让公共活动不添堵、少添烦,就是治理能力提升的直接体现。说到底,城市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与我有关”的体贴与尊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乌... 基辅独立大道的硝烟还未散尽,哈尔科夫的防空警报又撕裂夜空。可这一次,威胁不只来自俄罗斯的导弹——乌克...
原创 历... 东汉末年,天下陷入了大乱,从这一时期开始,直到晋朝的建立,整个过程持续了上百年,最终由曹魏的大臣司马...
金评天下 | “股神”隐退,伯...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股神”巴菲特虽然宣布隐退了,但他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伯克...
原创 贾... 元春入宫十几年,好不容易得宠封妃,且天恩浩荡,允许她回家省亲。 贾府为了迎接她回来,耗巨资修建了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