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宅院若有离乡树,家人离乡亲情疏”,“离乡树”为何树?
创始人
2025-11-14 21:20:43

几天前,在老家遇到一位发小。这位发小离开家乡到外地务工,转眼就是二十多年了,离乡期间很少回老家。

这次他回老家,是要将老家的老宅处理下,他已在他多年务工的城市购买了房子,决定在那里定居了,从此,他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故土了,变成他乡之人了。

我们聊天中,他指着院子内的飘着浓厚芳香的桂花树说,难怪他在外漂泊半生,是因为他外出前,在院子里种的两株桂花树,树枝一直向外伸出来。树冠也向外偏头。

这是家里的“离乡树”,他有点黯然神伤,又有点心情复杂地说。

他这样说,与我家乡流传的一句风水俗语有关。俗语是这样说的:“宅院若有离乡树,家人离乡亲情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院子里种的树木,树枝向外伸长,而不是四面均匀伸长,且树冠偏向外面,这种树就叫做“离乡树”。

这种“离乡树”,没有特定的树种,是指所有在院子里种的树,只要是树枝朝外伸(朝外长得茂盛,朝内则长得不茂盛),冠偏向外面,就被认为是“离乡树”。

旧时农村习俗认为,家里有这样的树,家里人容易离散,远赴他乡。家人离乡后,因离家乡远,不能经常来往,久而久之与家里或家族里的人,亲人的感情也就疏远了。

一方面,我国农耕时期,农村民众最怕离乡背井,有“故土难离”之说。

旧时,农村离开家乡,一般是为生活所迫或其他原因所迫,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外乡讨生活,开辟新的家园,其迁徙之路,往往是一部家庭和家族的血泪史。

另一方面,我国旧时农村交通不便,且大多步行,很多人离开家乡后,因多方面的原因,或在旅途中出意外,或者滞留他乡回不不了家。

因此,旧时农村人家,当家里有人出远门时,家里人就非常担忧,害怕出远门的人不能归家。

旧时,有了种怕出门不归的社会心理,人们通过联想式禁忌,将禁忌的媒介放到了院子里种树上,树枝和树冠向内聚拢,寓意家庭和睦相处,家人团圆;而树枝伸向院子外、树冠偏向院子外,寓意家人离散。

这种禁忌被纳入民间风水习俗之中,也就产生了上面所说的风水俗语,并在旧时的农村流传。

正因为有以上的原因,很多地方,尤其是南方的一些农村,不愿意在院子里种树,就怕出现“离乡村”这种情况。

即使在院子里种树,在种树时,一般要挖大一点的坑,均匀地施好地肥或肥土,这样长出的枝条也就四面均衡。当树长大后,每年要进行修剪,保持树枝树冠向院子内聚拢。

在旧时农村,院子里种树的类似的风水习俗讲究还有很多。

比如,在院子里种树,不能只种单独的一株,要种两株以上,又以种两株为佳。只种一株的寓意是“孤独”之意,而种两株的寓意则是“好事成双”。

又比如,院子里种的树要砍掉,不能将树根刨掉,要把根留住,任其在泥土腐烂。寓意为“留根”。如果将根刨掉,那寓意就不太好了,叫“除根”。

话又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我那发小在院子种的两株桂花树,自从种下以后,就外出务工去了,他外出时,前十年还有父母住在老宅里。

后来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十多年来,院子没人打理,早已长满杂草,两株桂花树也任其自由生长,从来没有人修剪过。

而两株桂花树正好种在实土(原来的土底子)和虚土(填土)之间,树的里边为实土,外边为虚土。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其根系的生长偏向于土壤疏松和养分多的虚土,树枝和树冠也偏向于根系发达的一方。

在没有修剪的情况下,这两株桂花树的树枝伸向外,树冠也偏向外,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与我的发小离开家乡没有任何关系,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使然。

现在农村民众,几十年来的生活证明,人们只要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

就拿我的发小来说,如果他不走出去,他就没有资金在发展地区的城市买房,也不可能居住到城市里,他的生活质量也未必有现在这么好。

这也是近几十年来,农村民众纷纷离开农村的原因。离开家乡后,亲人之间、亲戚和家族之间联系少了,亲情也就疏远,也是很正常的事。

至于“宅院若有离乡树,家人离乡亲情疏”这句俗语中所说的“离乡树”之说,旧时的农村民众是出于对离乡的担忧,怕“不归”,才有了风水之说。

现在的农村,民众巴不得家里栽有“离乡树”,离乡后好在外面有更好的发展,过上更好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农村,民众再也不在乎这句俗语了,只是偶尔提起,也算是心底里最后的恋乡情或思乡情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11分钟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和世界...
二手车保值率为何整体下降?原因... 11月14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 《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 报告显示 使用3年的各级...
“乘组换乘返回”决定出乎意料,...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16时40分,神舟21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后,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