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全球唯一一个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领土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周围的多个小岛和海外领地,总面积大约为769.2万平方公里。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澳大利亚在全球的领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澳大利亚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版图,和它的扩展历史息息相关。最初的领土扩张源自英国的推动。英国位于欧洲西北部,是一个岛国,在大航海时代,它迅速向外扩展,并在工业革命后崛起为世界强国。在它的鼎盛时期,英国控制了全球约3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就包括了澳大利亚大陆。澳大利亚原本是土著人的家园,距离欧洲遥不可及。随着欧洲探索的脚步逐渐加快,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首次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并建立了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最初,英国并不对这片遥远的土地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只是将其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1788年,英国开始将犯人送往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犯人的到来无形中推动了澳大利亚的开发。进入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这一发现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移民,掀起了淘金热潮。随着移民的增加,澳大利亚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01年,澳大利亚的六个殖民区合并成澳大利亚联邦,标志着它进入了对外扩张的第二阶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澳大利亚不仅扩充了军队,还派遣兵力前往欧洲参战,同时攻占了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新几内亚。战后,德国的这片领土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托管地,并改名为澳属巴布亚领地。
从那时起,巴布亚新几内亚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1958年,澳大利亚与英国达成协议,促使英国将圣诞岛和科科斯群岛转交给澳大利亚。这一系列的扩张使得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不断增加。从这些扩张的历史看,澳大利亚对土地的野心十分强烈。尽管大洋洲还有其他大国如新西兰存在,但它始终没有并入澳大利亚。那么,为什么新西兰没有成为澳大利亚的一部分呢?
首先,是地理上的距离问题。大洋洲总面积约为897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小的大洲。大洋洲的三个主要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新西兰,其中新西兰由南岛、北岛、斯图尔特岛以及一些小岛组成,总面积大约为27万平方公里。虽然从地图上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远,但实际距离却达到了1600公里,显得相当遥远。
其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相当平行的地位。新西兰的土著居民是毛利人,他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波利尼西亚地区,14世纪时,毛利人开始迁徙并定居新西兰。1769年,英国掌控了新西兰,并将其设为独立的殖民地,并没有将其并入澳大利亚。在英国的殖民体系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直保持着平等的地位,因此澳大利亚也没有理由去吞并新西兰。
最后,英国的战略意图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欧洲西北部的岛国,英国擅长通过分化与牵制的手段来维护其全球利益。例如,在欧洲,英国通过操控法德关系来制衡力量;在英属印度,推动了印巴分治;在北美,英国曾一度试图吞并加拿大,但在军队与加拿大的对抗中失败。在大洋洲,英国并未将新西兰纳入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基于分化与牵制的战略考量,避免了澳大利亚的进一步扩张。综合来看,这些原因使得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没有吞并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