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加点小酒,越喝越有”
不少人觉得喝酒也是一种养生
有人说吃饭喝的小酒可以开胃
晚上也会更好入睡
还有人觉得喝酒解愁,纾解焦虑情绪
据科学家最新研究
只要饮酒,无论量多量少
都会增加痴呆症患病风险
如果每天来二两
最后身体都怎么样了?
请接着往下看
众所周知,酒精有害健康,许多研究表明,酒精是一种致癌物,喝酒与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伤害和疾病有关。但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小酌怡情,适度饮酒有益健康。这也导致了一种观点——可能存在对大脑健康有益的“最佳饮酒量”,在这个范围内饮酒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这一观点通常是基于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所以,饮酒量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关联到底如何?
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子刊 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Alcohol use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diverse populations: evidence from cohort, case–control and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approaches 的论文。这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综合观察性研究和遗传学研究显示,只要饮酒,无论量多量少,都会增加痴呆症患病风险。该研究指出,所谓的“少量饮酒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一结论可能源于反向因果关系——早期的认知能力下降导致饮酒量减少。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了来自两个大型生物数据库的观察数据和遗传学方法(孟德尔随机化),涵盖了酒精摄入的整个剂量范围(从完全不摄入到少量摄入再到大量摄入)。这两个数据库分别是美国退伍军人百万计划(MVP),其中包括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血统的人群,以及英国生物样本库(UKB),其中主要为欧洲血统。
参与者在基线调查时年龄为 56 -72 岁,他们从招募时起接受监测,直至首次被诊断出痴呆症、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日期(MVP 为 2019 年 12 月,UKB 为 2022 年 1 月),以先发生者为准。美国组的平均监测期为 4 年,英国组为 12 年。
参与者的饮酒情况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超过 90% 的参与者表示他们有饮酒)以及酒精使用障碍识别测试(AUDIT-C)这一临床筛查工具得出,该工具用于筛查危险饮酒模式,包括酗酒(一次喝 6 杯或更多)的频率。
两组共有 559559 名参与者,其中 14540 人在监测期间患上了痴呆症:美国组 10564 人;英国组 3976 人。总共有 48034 人死亡:美国组 28738 人,英国组 19296 人。
观察性分析显示,饮酒量与痴呆风险之间呈 U 型关联:与每周饮酒量少于 7 杯的轻度饮酒者相比,不饮酒者和每周饮酒量达 40 杯或以上的重度饮酒者痴呆风险分别高出 41%,而酒精依赖者的痴呆风险则高出 51%。
孟德尔随机化遗传分析利用了来自多个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关键数据,这些研究涉及痴呆症,总共有 240 万参与者,以确定一生中(而非当前)的遗传预测风险。孟德尔随机化利用遗传数据,将其他潜在影响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评估因果效应。
该研究中采用了三项与饮酒相关的遗传指标作为不同的暴露因素,以探究饮酒量以及饮酒成瘾和依赖对痴呆症风险的影响。这些暴露因素包括自我报告的每周饮酒量(641 个独立的基因突变)、有问题的“危险”饮酒(80 个基因突变)以及酒精依赖(66 个基因突变)。
对于所有三个饮酒量水平,较高的遗传风险都与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且饮酒量越高,痴呆症风险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例如,每周多喝 1-3 杯酒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 15%,酒精依赖的遗传风险增加一倍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 16%。但饮酒量与痴呆症之间未发现 U 型关联,也未观察到少量饮酒具有保护作用。相反,痴呆症风险随着遗传预测的饮酒量增加而持续上升。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那些后来患上痴呆症的人在痴呆症确诊前的几年里饮酒量通常会逐渐减少,这表明所谓的“少量饮酒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一结论可能源于反向因果关系——早期的认知能力下降导致饮酒量减少。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对于“少量饮酒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这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只要饮酒,不管量多量少,都会增加痴呆症患病风险。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在酒精与痴呆症的研究中考虑反向因果关系和残余混杂因素的重要性,表明了减少饮酒量可能是预防痴呆症的一项重要策略。
每天喝点白酒,到底是好是坏?
可能有人会说小酌怡情,只要适量喝,身体就不会有这么大危害,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每天喝2两白酒的人和不喝酒的人到底谁更健康?《柳叶刀》早在2018年就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也就是说,不喝酒对健康最有益。
英国剑桥大学一项研究,分析了来自19个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83项研究,涉及近60万人的数据,结果显示:喝酒没有一点好处,无论多少都会提高患病风险甚至减寿。
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联合推出的第三版《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饮酒与6种癌症密切相关,包括口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即便少量饮酒或酒精饮料,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对特殊人群来说,酒精的危害更大。
妊娠期妇女如果饮酒,会抑制影响新生儿免疫系统,使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并且这种影响可伴随其至成年;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器功能还不完善,即使少量饮酒,学习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反应速度变得迟缓。
如果喝酒无法避免,这样可以减少伤害
如果喝酒无法避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1、不要空腹喝酒
喝酒前吃点东西,食物和酒精中和,酒精的浓度会有所稀释,这样能减少对胃壁的刺激,还可以延缓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2、喝酒不要猛灌
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3、不要混着喝酒
各种酒混在一起喝,会让人不自觉地饮酒过量。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更容易引起头昏、恶心、呕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状,对人体伤害增大。
4、多喝开水
在喝酒间隙多喝白开水,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减少肝脏负担;酒后及时喝果汁或者热汤,对肝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