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个内陆省份,却成了外贸黑马。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的进出口上跑出了两组漂亮的数据:
全省进出口总额6176.9亿元,同比增长25.3%;
其中,出口4351.0亿元,增长30.8%。
跨境电商是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的业态。
仅2025年上半年,湖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600亿元,同比增长了4倍。
湖北的目标是,到2030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
一座内陆大省,未来会怎样吃到更多跨境电商的“蛋糕”?
【1】
参与全球贸易,中部曾是最不占物流优势的区域。
东部沿海,沿海大港便利且低成本的物流条件催生了初期的跨境电商强省:
我国的第一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诞生于浙江杭州。
▼7月,2025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启幕。图/视觉中国
今年以前批复的7批共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仅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这五大省份,就占了70个。
尤其是广东,21座地级市均获批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
西部通过中欧班列,抓住跨境电商的第二茬机遇。
在2024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0万列,其中有超过六成在西部。
频繁穿梭于西部和中亚、俄罗斯、欧洲之间的中欧班列,带来跨境贸易的稳定增长。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商务部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考核评估”中,成都、重庆分别位列全国前十,和杭州、上海、广州、宁波等老牌跨境电商城市同列。
▼“渝新欧”重庆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的起始点之一。图/视觉中国
相较之下,既不沿海、也不近“边”的湖北,在跨境物流上并不占优势。
2018年,国务院刚刚批复在武汉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
2019年,湖北的跨境电商交易额仅有12.2亿元,占全省外贸的0.31%。
直到2022年,一个强大的货运枢纽,让人看到了湖北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在鄂州投用。
这一年,花湖机场与武汉的天河机场完成的货邮吞吐量超过30万吨。
紧接着,花湖机场在2023年1月获批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开启国际货运业务。
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花湖机场对外开放,“鄂州花湖机场”更名“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湖北迎来枢纽等级更高的“空中出海口”。
【2】
跨境电商不仅是地方的机遇,也是航司和机场的机遇。
当前,全国的跨境电商都驶入了快车道。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市场不断做大的同时,消费者对商品的交付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2023年发布的《全球跨境电商趋势报告——全球电商及物流展望》指出:
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1.6万亿美元,但超过40%的卖家因物流问题面临客户投诉或订单流失。
缩短配送距离和时间、提高物流效率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耗时短又能直达的航空货运被选中。
近期的一场行业会议披露,跨境电商的货源在我国航空物流市场中占比超过六成。
各大机场、航司同样也看中了跨境电商的潜力。
先是圆通毅然将13架全货机全部投入价值更高的跨境业务。
▼圆通航空B-221H货运飞机波音767-300F。图/视觉中国
国际航线也成为“香饽饽”。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开通了至少169条国际货运航线。
花湖机场是对国际市场布局最频繁的机场之一。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近期披露,花湖机场今年已经新增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等18条国际货运航线。
在全国新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线中占10.65%。
国际航线又带来了货邮的高增长。
今年1—9月,花湖机场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超36万吨,同比增长138%,拉动湖北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
▼2024年5月25日凌晨,在鄂州花湖机场顺丰转运中心,顺丰航空的全货机正在转运货物。图/视觉中国
不过,如果细看跨境电商领域,花湖机场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
今年1—8月,花湖机场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仅有1.6万吨。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跨境电商更为活跃的河南。
郑州的新郑机场前9个月的跨境电商货运量已经达到了18万吨,占国际出口货量的52%。
这与机场本身的实力并不匹配。
2024年,花湖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已经超过新郑机场和杭州的萧山机场,跃居全国第五位。
【3】
花湖机场如此强大的一个航空枢纽,为何没有对地方的跨境电商业务形成强大的拉力?
这与航司的布局重点有关。
花湖机场如今的大部分业务仍来自顺丰。
虽然顺丰已经加快了对国际市场的布局,但目前我国的洲际运力网络资源还集中在三大航手里。
顺丰有90架全货机,专业的货运机队是其优势。
但东航、国货航、南航这些客货并举的老牌航司拥有庞大的腹舱资源:
东航目前有17架全货机、600余架客机;
国航有全货机21架,独家经营的客机则近500架;
南航除了19架载货能力出色的B777F全货机,还有600余架客机。
利用客机的腹舱资源,这些老牌航司已经搭建起密集的洲际航线网络,可飞的航班次数也更多,其货物能触达的地区更广。
▼东航在上海虹桥机场的物流货运仓库。图/视觉中国
其二,供货方也不一。
老牌航司的货源各有不同,但背后都有强大的跨境电商平台:
南航早早与头部的希音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而国货航本就拥有苹果这个大客户,2023年起,又与菜鸟供应链深入合作,顺势将阿里巴巴的货源收入囊中。
相较货源充沛的跨境电商平台,顺丰本身的跨境货源相对有限。
而其在擅长的供应链领域,仍处于对国际市场的探索阶段。
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等头部物流企业占据着全球供应链市场90%的份额。
但这三大全球物流巨头,正诞生于20世纪欧美企业的全球化中。
所以,此番跨境电商的浪潮,也是顺丰的机遇。
【4】
顺丰需要借助跨境电商打开更大的国际市场,同样地,湖北也寄希望跨境电商拉动外贸高增长。
二者的共同目光,自然回到了花湖机场上。
花湖机场投运后密集开通国际航线,呈现出的不仅是在国际市场上的追赶姿态,也侧面证明这座全球航空货运枢纽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如何更进一步?
跨境电商被称为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庞大的货源流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但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报告显示,跨境电商的物流成本通常只占企业营收的15%到25%。
更大的价值,在货物本身,更在货物所在的产业。
▼2024年12月4日,在潜江市中伦云尚智城产业园,湖北慕露服装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外贸服装订单,这些订单将集中发往中东、欧美等海外市场。图/视觉中国
机场和航司想要“开源”,便要在本地产业与跨境电商上建立更深的连接。
21日,顺丰刚刚与东航物流在共同增强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力上达成战略合作,落点就在华中生鲜港及医药岛产业集群这些具体的产业上。
湖北更聚焦本土优势产业的出海。
今年发布的《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提出,要提升光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外向度。
目前,湖北已经形成了包括武汉的光电子信息、宜昌的绿色化工、襄阳的汽车零部件、黄石的冶金新材料、鄂州的金刚石刀具等20多个跨境电商产业带。
不过,依赖航空货运的高附加值产品在其中占比并不明显,商品的价值也有限。
不仅是湖北,云南鲜花、陕西的苹果和猕猴桃等产业集群的出海,都没有催生更高附加值的跨境电商额度。
但与此同时,“产业带出海”已经呈现出高端化、品牌化的趋势。
背靠花湖机场,湖北可以借助航空货运的优势,推动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出海。
本月初启动的湖北省跨境电商产业联盟是一次探索。
联盟首批超100家成员,理事单位覆盖光电子、生物医药等湖北优势的高附加值行业。
联盟提出了两大计划:
一是,预计今年内将发展成员企业超过300家。
二来,将实施“鄂品出海”品牌孵化计划,聚焦湖北的优势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孵化产业带。
届时,更多湖北生产的高精尖产品将从花湖机场出发,抵达全球。
九派新闻记者陈冬艳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