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与中国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将80%石油出口欧洲,为何不卖给中国?
创始人
2025-10-23 12:06:07
0

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能源故事正在上演!

拥有“第二个中东”之称的哈萨克斯坦,明明和中国拥有漫长的边境线,却选择将高达80%的石油出口给遥远的欧洲,而不是近在咫尺的中国。这种操作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卖给隔壁的全球最大买家?

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商业决策,但背后却是一场持续近三十年的地缘博弈,涉及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大国。 哈萨克斯坦曾经想把石油卖给中国,却力不从心。作为前苏联成员国,其国家基础设施尤其是石油管道,都由苏联统一规划,天然通向西方,经过俄罗斯直达欧洲。这意味着在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哈萨克斯坦虽然资源丰富,但出口路径完全受制于俄罗斯,每年的出口配额成了莫斯科与哈国谈判的筹码。

这种单一通道带来的束缚,让哈萨克斯坦迫切希望实现出口多元化,而中国,庞大且能源需求旺盛,成为理想选择。然而,建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管道并非易事。就在两国准备展开能源合作时,美国插手阻挠。

美国担心中国通过陆路获得稳定能源,从而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于是采取了多重策略。首先是修建“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巴杰)管道,这条管线绕开俄罗斯,表面上给哈萨克斯坦多了出口选择,但实际目标仍是将中亚石油导向西方,并通过高层政治仪式施压。其次,美国在金融上卡住中哈管道,游说世界银行、欧洲开发银行拒绝贷款,同时在油田投资上阻挠中国企业,通过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介入,拖延中哈管道建设。

面对美国的阻挠,中国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早在1997年,中石油便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历经二十多年深耕细作,累计投资超过6亿美元,赢得了哈萨克斯坦政府的信任。基于这一信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克服重重压力稳步推进。

从肯基亚克到阿特劳,再从阿塔苏到阿拉山口,一期、二期工程逐步延伸,最终在2009年实现全线贯通,彻底打通了石油东输陆路通道。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哈能源合作进入加速期。 202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不仅限于石油买卖,还涵盖油气勘探开发、聚乙烯产业投资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标志着中哈能源关系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升级为深度绑定的“战略合作伙伴”。 历史惯性和大国阻挠终究没能阻挡能源向东方流动的趋势。如今,这条曾经遥不可及的管道,正源源不断地将“第二个中东”的能源注入中国,为双方带来共赢机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果只能留一条被子过冬,我毫不... 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在南方生活的人, 我发现,每年秋冬,气温只要一降下来,盖什么被子就成了难题! 而...
黑熊闯闹市被击毙,为何不用麻醉... 10月22日晚上九点半左右,黑龙江省宝清县城区突然出现一只黑熊,为避免其对群众安全造成威胁,警方于当...
奇瑞全固态电池,为何2030年... 全固态电池最近热闹得烫手,特别是央视也做了相关报道。不过,其实现在很多的技术突破,或者说进展,更多还...
原创 1... 英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之一,其殖民地遍布五大洲,因此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然而,进入20世纪后,...
原创 没... 如果有人问,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最不可能被外敌从海上入侵?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国。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