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卫星图像显示,今年越南在南沙群岛的11个岛礁上进行填海造岛,其中有8个是以前没有开发过的,填海总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且新建了军民两用机场等设施。如果这些信息属实,那么越南在南沙非法占领的29个岛礁中,已有21个进行了扩建。
那么,面对越南大规模填岛的行为,中国除了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为何没有采取更加实质性的行动来制止?从实力角度看,中国完全有能力迫使越南停止造岛,甚至可以通过武力收回这些岛屿。那么,中国为何选择“按兵不动”呢?主要有三个战略考量:
一、越南的填岛并不能改变南海格局
越南在南沙的填岛活动虽然规模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南沙的西部,但中国早已通过对“美济岛”“渚碧岛”和“永暑岛”这三大岛屿的系统性建设,建立起了无可比拟的战略优势。加上华阳、南薰、赤瓜、东门等四个小岛的支持,南沙地区的战略平衡已被中国牢牢掌控。
这三大岛屿的总面积超过12.7平方公里,岛上建设了长达3000米的永久性机场、现代化深水港口、雷达阵列等设施,具备了长期驻防、远程侦察、快速部署及区域管控的能力。这些岛屿不仅是中国的战略支点,更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海空控制体系。即使越南在附近岛礁进行扩建,从战略位置、工程规模、支撑体系等方面来看,都难以对中国形成实质性的威胁。南海的战略格局,早已因为中国的建设和存在,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二、当前不是对越动武的时机
东盟已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济关系深度融合,南海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整体合作氛围。如果中国选择对越南动武,必定会在东盟内部引起剧烈反响,破坏多年建立的区域合作框架,导致中国陷入外交困境,得不偿失。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美国在贸易、科技等方面的压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战略时刻,不宜在南海开启“第二战场”。如果在这一时刻开辟新的军事冲突,将严重分散中国的战略资源和精力,也为外部势力提供了干预的机会。
另外,台海问题依然是中国的首要战略方向,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统一的核心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南海问题尽管重要,但依然需要优先考虑台海问题,保持南海局势的可控性,才能更好地保障整体国家利益。
三、西沙群岛的战略布局
中国在西沙群岛的战略布局,也为当前的南海局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地处马六甲海峡与南海主航道的交汇处,连接东北亚和印度洋,是重要的“海上中转站”。自2023年中开始,中国通过“天鲲号”绞吸船进行吹填工程,将八个岛礁连成一片,预计在两年内完成。
这一超级岛礁的建设,不仅能作为海军的补给站,提供远洋舰船燃料和物资支持,而且由于其优美的热带风光,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马尔代夫”。此外,周边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未来有可能成为能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军事专家认为,宣德群岛与南沙的三个主要岛屿以及中沙的黄岩岛形成一个防御网络,能够对南海北部的动静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控制。这一布局使得中国在南海的战略优势更加牢固。
因此,虽然美国通过卫星图像大肆渲染越南填岛的规模,试图挑动中国对越南采取行动,制造南海的紧张局势,最终目的是让中国陷入被动。但中国稳扎稳打,后手已布,南海的战略格局已经逐步稳固,中国有足够的信心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