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一边递过去一瓶水。这对生活在长春的普通父子就是抖音上圈粉8.3万,收获370万点赞的温情IP“郭力嘉爸爸”。
这个用最朴实手法记录孩子美好生活的账号,没有精致滤镜,没有剧本套路,只用最朴实的镜头记录日常,为何能戳中这么多人?吉刻新闻记者专访了郭力嘉的爸爸郭永胜,听他聊起了这段意外走红的故事。
郭永胜与儿子郭力嘉的“网红之路”,说起来满是巧合。郭永胜说,自己从孩子很小就爱给孩子拍视频,记录儿子的成长,后来因为手机内存不够了,就想到把视频传到抖音平台上存着,视频内容就是父子俩相处的日常,大部分都是郭永胜接送儿子郭力嘉上学、放学时简单交流的画面,还有一些家庭琐事、儿子运动的片段,郭永胜爽朗的笑声,以及儿子郭力嘉持重老成的形象,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喜爱。 郭永胜笑呵呵地说,“拍这些就想记录下他长大的样子,我这人爱热闹,也想把快乐分享出去,所以最开始上传都是自己可见,后来就转为公开了。”镜头里的郭永胜跟儿子像哥们儿一样聊天,连郭力嘉的同学都爱跟他开玩笑,连郭永胜自己都说,“我长个笑面,我妈总说我肚子里藏不了二两香油。”而郭力嘉在视频里则老成持重,不苟言笑,父子俩反差萌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喜爱。
但真正让账号“破圈”的,是去年那条“忘带书包”的短视频。
去年郭力嘉刚刚考上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早上郭永胜急着送儿子上学,到了校门口才发现父子俩谁也没想起来带书包。爸爸不但一句责备也没有,晚上回家还给孩子做了一大桌子硬菜,一边爽朗地笑着一边对儿子说:“多吃点,(明天)别忘带书包啊!”这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收获了近40万点赞,评论区里满是“羡慕这种相处模式”的声音。郭永胜对吉刻新闻记者说:“当时我想孩子天天起早贪黑,忘带书包就忘带了,骂了也没用,还不如回家给他做点儿好吃的,让他自己记住这件事,我对孩子一直坚持的就是快乐陪伴。”
“郭力嘉爸爸”这个账号从此就走红了,但评论区里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喜欢郭永胜的幽默开朗,也有人调侃郭力嘉“不苟言笑”,称他为“老款孩子”。面对这些声音,郭永胜始终坦然:“大家就是图一乐,咱的生活不能被评论带跑偏。”他告诉记者,其实郭力嘉生活里是特别积极开朗、喜欢健身的一个大男孩,就是有时候面对镜头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显得不苟言笑。
如今郭力嘉上高二,学习节奏紧,但郭永胜没给儿子报补习班,反而把时间留给了儿子的爱好。国庆节他早晨把孩子送到羽毛球馆,自己再赶去上班,下午孩子打完球他再准时来接,“他从小就爱打羽毛球,与其逼他补课,不如让他做喜欢的事。”郭永胜说。球馆里的人都认识这对父子,常有球迷主动过来跟郭永胜合影,还能准确说出他视频里的片段,郭永胜乐呵呵地说:“大家说看我的视频能解压,我听着也高兴,能传递点正能量挺好。”
这份“不焦虑”的教育态度,郭永胜坚持了十几年。从儿子上小学起,他就把工作作息跟儿子的上学时间绑在了一起:“他早上7点上学我就7点之后上班;他晚上7点放学,我就五六点下班去接他。” 十几年如一日的陪伴,主张“宽松养娃”,但他也有三条“铁规矩”:“他出来打球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早恋、不抽烟、不打游戏,这三条不能破。”至于成绩,他看得很开:“孩子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三观正就行。要是有能力就报效国家,没那么大能力就承欢膝下。父母主打的就是陪伴,让孩子快乐成长就完了。”
现在的郭力嘉,每天晚上都会花两小时健身,早睡早起,在学校也是积极乐观的一个高中生。同学偶尔会跟他开玩笑说他是“网红”,他也只是笑笑,郭永胜说:“说‘网红’就是同学之间的一个玩笑,在学校郭力嘉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就是开运动会啥的时候同学调侃一下,大家欢乐一下。”
说起郭力嘉的未来,郭永胜也很看得开,他说:“我一直坚持的就是快乐陪伴孩子成长,未来我觉他长成一个三观正、人品正的人就行,有能力就上好大学,没有能力就上个一般大学,不一定非要考上清北,在家烤地瓜也一样快乐。长大了能做点正能量的事,能养家糊口,当个靠谱的男人,我就满足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摄影 姜博文
摄制 姜博文
初审:刘怡彤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