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巴将向伊朗转让10架歼10C?俄也将提供苏30S!美国如何应对?
创始人
2025-10-07 17:09:10
0

2025年6月13日,局势急剧升温:以色列出动包括F?35隐形战斗机在内的多型战机,对伊朗多地发动了一轮突袭式的大规模空袭。空袭目标覆盖了数十处军事设施与核相关地点,造成伊朗严重损失——国内若干机场、雷达站以及防空装备被摧毁或严重受损。事后报道指出,以色列战机一度能在伊朗领空自由进出,伊朗防空体系在那次冲突中明显失效。

不到两周后,6月23日,美国派出B?2隐身轰炸机,使用重型钻地炸弹,对伊朗若干重要核设施进行了打击,进一步加剧了伊朗的损失。在整个冲突期间,伊朗的领空在实务上像是被“打开”了一样,既有防空武器部署却未能有效阻止来袭,这让伊朗痛定思痛,认识到自身空防和空军力量上的严重短板。

这次教训直接促使伊朗把补强空军和防空能力列为当务之急。伊朗缺乏先进隐身侦测手段与高性能战机,以及完善的多层次防空布署,被认为是其在冲突中反复受创的主要原因。因此,接下来几个月,伊朗在外部寻求军援与技术支持,启动了一整套“补短板”计划,目标是快速提升空中与防空威慑能力。

到了2025年10月5日,媒体和网络上出现了几条引人注目的军援消息:有报道称“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同意向伊朗转让10架巴基斯坦版本的歼?10C战机”,还有信息称俄罗斯计划向伊朗交付48架苏?30S重型战机。若这些消息最终被证实,对伊朗来说无疑是一次空中力量的大幅增强。

这次援助涉及两类核心装备与配套的防空系统。首先,巴基斯坦方面拟转交的那批歼?10CE并非全新的出厂机,而是从其现役机队中抽调,交付前将需要中巴双方的共同授权。这种做法既符合中巴之间长期存在的军事合作默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直接公开军售所带来的外交和舆论压力。歼?10CE作为中国改进型的第三代战机,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能够发射远程空对空导弹,实战表现已有过一些争议性的案例,这类战机对伊朗短期内提高制空与拦截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是俄罗斯承诺的支援——据称俄方已通过安?124等大型运输机向伊朗输送首批米格?29M2,并计划在未来继续交付苏?30S机队。苏?30S属于双发重型战机,具备较大的航程、较强载弹力和空中加油适配能力,可携带反辐射导弹对付对方雷达,也能挂载中程空空导弹承担制空作战,其覆盖范围足以作用于整个中东广阔空域。更重要的是,报道提到俄罗斯可能在交付的同时提供部分维修和保养技术转让,这对长期使用与维护这些较复杂平台的伊朗非常关键。

不过,这些军援计划并非没有疑问和现实约束。一方面,巴基斯坦能否从现有机群中抽调出10架,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交付和交接训练,存在“时间差”问题;另一方面,俄罗斯自身在其他地域冲突中的消耗、产能与优先级也可能影响其能否如期交付48架苏?30S。换言之,即使意向明确,实际到位的速度和规模仍受多种因素制约。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伊朗并未单纯依赖战机援助。下半年伊朗采取了更全面的补强措施:一方面寻求外援引入先进的防空与电子战技术,诸如请白俄罗斯技术团队修复和升级受损防空与电子对抗设备;另一方面,继续等待并争取像中国红旗?9BE、俄罗斯S?400这类远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到货与配套训练。总体目标是构建多层次的防空体系,从外至内逐层拦截、识别并摧毁来袭目标。

从技术与战术角度看,伊朗希望把各类新装备组合成“三层防御体系”:外层以战机(如歼?10CE与苏?30S)与远程空空导弹形成机动拦截圈,在敌机进入近侧前予以牵制或击落;中层则依靠像S?400这样的远程防空系统,覆盖更远距离的高价值空域;内层由红旗?9BE和国产中短程导弹等构成,保卫重要设施与城市的最后防线。此外,如果配套获得中国或其他国家的预警机(如空警?500之类),通过空中预警与指挥链整合,各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与“离板瞄准”,提高对隐身飞行器的探测与拦截效率。

这些变化并非简单的兵器数量游戏,而是在试图改变区域内的军事均衡。特别是当外界消息称美军与以色列不断向中东调派F?35与相关平台,并且以色列表达过“将彻底铲除伊朗核与弹道能力”的强硬立场时,伊朗的防御升级就显得尤为必要——它既是为了阻止未来的突袭,也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战略威慑,让潜在攻击者在决策时必须考虑更高的风险与成本。

关于是否能“打破”F?35的隐身优势,有分析认为不应把F?35神化。隐身并非全能,借助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的远距探测与网络化指挥,再配合中远程导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隐身目标形成有效威胁。换句话说,若伊朗能够把多种侦测与武器系统整合成一个高效的联合作战网,对来袭隐身飞机的拦截成功率会显著提高,从而改变过去“以色列空袭成本低、风险小”的态势。

对以色列与其盟友而言,伊朗国防能力的升级意味着未来打击的“成本—收益”计算将发生变化:低风险、穿透式的打击将可能变得更加危险和昂贵;而对伊朗来说,建立这种能对抗高端隐身平台的体系,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战略威慑,降低被动挨打的局面。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那轮冲突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暴露了伊朗空防上的弱点,也促使伊朗在下半年加速寻求外部装备与技术支持,试图用更复杂的武器系统与防空网来弥补过去的不足。能否真正实现“防空翻盘”,还取决于装备实际到位的速度、人员训练与指挥网络的整合程度,以及各方在地缘政治上的博弈与牵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尤... 01 尤二姐的身份不是小妾,是贾琏停妻偷娶的二房,但是却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拜过祖宗祠堂。她二房的...
14个月从100家开到1000... 界面新闻记者 | 秦李欣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已经在全国开出1200家门店的精酿啤酒商福鹿...
假期余额不足,如何收拾心情、调... 快乐的假期即将结束,是时候收拾心情、调整状态,做好开工的准备哦!10月7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
皮肤擦伤后要保持干燥?如何科学... 有一些传言认为皮肤擦伤后不能碰水,也不能洗澡?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实际上皮肤擦伤后应该分阶段处理。 ...
原创 中... 2025年6月13日,局势急剧升温:以色列出动包括F?35隐形战斗机在内的多型战机,对伊朗多地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