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目信息
作者: [美] 米罗·卡扎科夫(Miro Kazakoff)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品方: 领学东方
副标题: 如何设计、呈现和捍卫你的数据
原作名: Persuading with Data: A Guide to Designing, Delivering, and Defending Your Data
译者: 姜昊骞
出版年: 2025-6
页数: 32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领学东方进阶书系
2.作者简介
米罗·卡扎科夫(Miro Kazakoff),作家、企业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米罗开发了“用数据进行沟通与说服”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更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文字撰写和数据可视化等方式来提升说服能力。
在任教麻省理工学院之前,米罗创立了Testive教育科技公司,将自适应在线学习平台与真人实时辅导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米罗还在Hubspot、Compete.com(后被媒体巨头WPP收购)和美国贝恩咨询公司担任过销售和客户服务工作。
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教读者有效设计、组织、呈现与论证数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说服别人的实用宝典。全书分四个部分,具体讲解了以下内容:大脑是如何理解图表的;如何设计出能够支撑你观点的有效图表和幻灯片;如何将这些观点组织成一场有说服力的演示文稿;以及如何向受众展示数据并应对可能的质疑。
组织数据,整理思路:介绍一种思路整理工具,明托金字塔,以加强沟通的清晰度,用故事来确定主旨,检验论证的逻辑严谨性,并轻松改造明托金字塔,以用于各类沟通场景。
理解感知,高效沟通:阐明人脑在沟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解释为什么数据沟通与数据分析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讲解受众解码数据图信息的方式,运用前注意特征与格式塔原理来高效设计数据图。
简化增效,轻松写作:围绕双方共有的思维模式来打造沟通重点,从而最大化沟通效力,设计清晰明了的数据图和幻灯片,写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有吸引力的策划方案、文案。
4.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解感知:数据图为何有用,如何发挥作用
第一章 了解自己的思想:从而改变他人的思想
理解数据沟通的三大挑战
调至“向他人讲解数据”的思维模式
本章关键概念
第二章 了解数据图的原理:深入大脑
我们如何解码数据图
数据图如何编码数据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拆解数据图
第二部分 数据设计:如何设计出高效的数据图和幻灯片
第三章 选择数据图类型:针对你的数据
根据数据关系选择数据图类型
运用分类体系扩展数据图类型库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关系分类
第四章 简化增效:要传达的信息
将数据墨水比最大化
突出重要信息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重画数据图
第五章 高效幻灯片:紧扣要点
每张幻灯片都要有一个要点
要点即提要
用提要让数据图更清晰
你的幻灯片是否做到了清晰有力?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看提要,画幻灯片
第三部分 数据组织:如何将数据组织为有说服力的沟通内容
第六章 建立数据结构:方便他人理解
开头就要想着结尾
用明托金字塔建立沟通结构
让论点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用扎实的推理支持论点
将明托金字塔转化为完整沟通文稿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克雷格斯通的选择(上)
第七章 有说服力的数据框架:促使受众行动
受众评判的不只是数据
理解受众的评判方式
用WIIFT提高动用中枢处理的概率
借助周围处理信号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克雷格斯通的选择(下)
第四部分 数据呈现与论证:如何预先准备以回应受众
第八章 数据呈现:巧做准备
让数据“发声”
掌握TOP-T框架的组成部分
练习高阶技巧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练习做演示
第九章 准备回应反对意见:因为反对意味着重视
反对有建设性意义
反对是可以预测的
用受众混淆矩阵预测反对意见
反对是可以化解的
本章关键概念
习题:这属于哪一种场景?
致谢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