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滨海论坛专家为何盛赞这个艺术村落?
创始人
2025-09-26 17:20:22
0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全球投资与影响力项目主任康蔼黎

“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共进的典范。”——在考察了江苏盐城黄尖镇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副主席亚诺什・帕斯托(Janos Pasztor)给出了如此高度的评价。

9月25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专家团深入黄尖,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机构的参与为考察注入了国际顶级智慧。专家团探寻这个紧邻丹顶鹤保护区的艺术小镇,如何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黄尖通过湿地修复与生态产业相融合的NbS探索,为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这场深度考察,不仅是对黄尖生态治理成果的检阅,更让中国的湿地保护实践站上了全球舞台的中央。

现场直击:生态与人文融合的“黄尖样本”

专家团的考察行程聚焦黄尖镇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核心场景,从物种守护到文化赋能,全方位呈现 NbS 理念的落地成效。

珍禽保护区:筑牢丹顶鹤生存屏障

首站来到珍禽保护区丹顶鹤景区。多年来,保护区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为丹顶鹤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其在栖息地科学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持续探索成效显著,持续改善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的生存状况,成为物种保护的坚实阵地。

潮间带艺术村:从 “发展边缘” 到 “生态标杆” 的蜕变

随后,专家团前往潮间带艺术村,参观了单向空间、兴农市集及锦龙堂美术馆等文化空间。黄尖镇党委书记于丝浓生动介绍了兴农村在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乡村振兴之路。从自然艺术中心莫比乌斯环的设计到候鸟友好型水稻田的开发到生态产品的研发,隐喻了 “生态与人文永续共生” 的深刻内涵,成为 NbS 理念的鲜活实践样本。

作为中国首个 “零碳艺术景区”,潮间带艺术村已吸引 180 余位中外艺术家入驻。艺术家们以湿地、森林、丹顶鹤为创作源泉,用艺术语言讲述黄尖生态故事。这种 “生态 + 艺术+文旅” 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区域文化品位,更借助艺术影响力扩大了生态保护的社会关注度,实现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双向赋能。

丹顶鹤友好农业 NbS 示范基地共建签约仪式

NbS 实践:候鸟友好水稻田的效益双赢

在兴农村,一片93亩的示范稻田成了焦点。这片NbS 候鸟友好水稻田,采用冬季留茬浅水处理、稻谷留食等技术,为候鸟在其最为集中、居留时间最长的越冬期间,在周边社区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栖息地,以保障候鸟在本地越冬以及迁徙期的安全和食物供给。自项目实施以来,已观测到丹顶鹤、白鹳等多种野生珍稀鸟类种群在此稳定栖息。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对于保护和维持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丹顶鹤友好农业 NbS 示范基地共建签约仪式

思想碰撞:共绘生态保护未来路径

黄尖镇党委书记于丝浓

座谈会上,各方代表围绕黄尖生态保护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于丝浓书记系统阐述了艺术村发展理念与绿色金融的“黄尖实践”。她强调,未来将聚焦于 “生态文旅价值量化”与“绿色金融创新”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深化生态资产核算,为“绿水青山”定价;另一方面,大力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并探索艺术产品的市场化,同时深化国际合作,汇聚全球智慧。

珍禽保护区管理处资源调查与监测科科长高志东

珍禽保护区管理处资源调查与监测科科长高志东详细介绍了鸟类友好基地保护区和兴农村对其探索保护措施,汇报未来希望深化与兴农村的合作,扩大鸟类友好水稻田的面积,构建区域发展型模式。

黄海湿地研究院公司辛至然部长

黄海湿地研究院公司辛至然部长重点阐述了黄尖镇鸟类基地共建 NbS 和 OECM(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的生态优势、当前工作进展及未来路径构想。重点是建立由社区共治小组,编制《候鸟友好水稻田年度管理计划》,制度化执行“留茬+补水+巡护”三项核心管护措施,并定期发布《生态保护成效报告》。

针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与会专家提供了多维度的宝贵建议。

在价值实现与品牌创新层面,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全球投资与影响力项目主任康蔼黎提出,应深度挖掘观鸟等生态活动的市场潜力,探索生物多样性社会价值的多维体现;加强自然保护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跨界互动,以文化赋能生态。同时,她建议突破传统品牌桎梏,通过与国内外先进项目联动,创新“联合品牌”模式,最终以发展“新农业”为抓手,引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新生活”方式。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绿色专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蓝虹

在金融支持与长效运营层面,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绿色专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蓝虹则聚焦于绿色金融的破解之道。她强调,要善于讲述兴农村落的生态保护故事,提升项目吸引力;并通过“打捆”多个小型生态项目,扩大融资规模,降低风险,从而构建完整的绿色产业链。这一系列路径将为项目的长效运营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破解资金瓶颈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思路。

丹顶鹤友好农业 NbS 示范基地共建签约仪式

携手共建:开启三方协同新篇章

座谈会后举行的丹顶鹤友好农业 NbS 示范基地共建签约仪式,标志着项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签约仪式由黄海金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卫霞及黄尖镇党委书记于丝浓、生物多样性金融专家团共同见证,黄尖镇副镇长刘洋、黄海湿地研究院公司总经理闫泽群、珍禽保护区管理处成海科长代表各方签约。

此次签约构建了政府、科研机构、保护区三方协同合作的新模式。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推动 NbS 和 OECM 实践在黄尖镇的深入开展。黄尖镇的参与,为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黄海湿地研究院将持续提供科研支撑,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珍禽保护区则将发挥其在物种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保障示范基地建设的生态效益。

座谈会现场

全球意义:中国实践为世界提供新范式

黄尖镇的生态保护实践之所以获得国际认可,在于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

在生态层面,通过引入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建设候鸟友好型水稻田,有效筑牢了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根基,显著提升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在经济层面,潮间带艺术村的兴起,不仅激活了当地文旅产业的新动能,更成功规避了传统工业开发对保护区的潜在威胁。在社会层面,成功构建了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体系,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全球滨海生态治理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黄尖镇的创新实践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随着丹顶鹤友好农业 NbS 示范基地的深入建设,黄尖镇有望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共进的标杆。未来,通过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创新金融支持机制、扩大示范效应,黄尖镇将继续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为全球滨海生态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黄尖的故事证明,保护与发展并非单选题。当丹顶鹤在留茬的稻田里安然栖息,当艺术在湿地间自由生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通讯员仇玮婧

校对 胡妍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前言 从福建沙县的塑料布小摊到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229家门店,从“一元管饱”的生存选择到年营业...
原创 歼... 9月22日,中方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先进舰载机在“福建舰”上成功完成首次电磁弹...
北京警方:见到这种笼子,立即举... 新京报讯 据“北京发布”官方微博消息,每年春秋两季,大量黄雀、红胁绣眼、红喉歌鸲等候鸟途经北京停歇觅...
“桦加沙”“博罗依”之后还有台...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的台风季开始偏晚,但7—9月台风扎堆出没,生成和登陆我国的数量均较...
翡翠“水丞”是何物?为何能拍出... 初闻“水丞”之名,或许会令人联想到某个上古神兽。事实上,水丞与水盂,同指一类文房用具,皆为研墨时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