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快评|“一元钱”为何能“唱好戏”
创始人
2025-09-24 17:21:57
0

文化惠民未必需要重金砸入,却必须依靠机制创新与多方合力。

期待更多地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元”,让每一份文化的邀约,都被人记住、久久回响。

曹县“一元剧场”几乎场场满座

近日,山东菏泽曹县的“一元剧场”火了。一元钱看一场大戏,一连坚持了6年。这事,听着新鲜,品着暖心,更引人深思:一元钱,为啥能一直唱出满堂彩的好戏?

过去我们常说,文化推广左右为难——票价高了,让人却步;免费送票,又容易不被珍惜。曹县的“一元剧场”,破了这个局。它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票价,拆除了文化欣赏的门槛,向所有人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函”。

这份邀请函票面价值虽小,能量却不小。它不仅让本地戏迷踏实坐下,更让外地游客驻足流连。

在这里,游客虽看的是戏,品的却是曹县——原本可能擦肩而过的风景,因这一元钱相遇,让短暂的“路过”成为回忆的“印记”,有效提升了当地文旅的辨识度和吸引力,带来的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热度,远比投入巨资的硬广告更为持久、动人。

在这里,观众用脚投票,哪出戏卖得好,剧团心里有了谱。这能倒逼他们打磨精品,优化剧目,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但这背后,不止于温情。若没有可持续的支撑,再精彩的戏也难长久。

令人欣慰的是,“一元剧场”并未走向“纯公益依赖”或“完全市场化”的极端,而是摸索出一条兼容之路:政府适时“托一把”,通过补贴、奖励等举措减轻剧场压力;市场灵活“助一把”,通过企业冠名、志愿者加入,丰富剧目供给;剧团自己也努力“站起来”,通过开发文创、尝试线上直播等方式,一步步拓宽生存空间。

这让人看到,文化惠民未必需要重金砸入,却必须依靠机制创新与多方合力。

曹县模式的成功,对于各地盘活文化资源、赋能文旅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要找到本地文化与惠民惠旅的契合点,而非生硬照搬。

山水之乡可否借“一元导览”让山水更有故事?工艺之城能否以“一元体验”,将短暂的观光变为难忘的创作记忆?美食之地是否可推出“一元尝鲜”,借味蕾传递风情?不同的土地,自有不同的文化基因,只要找准那个“微小而确切的入口”,就能让文化可亲可感、深入人心。

文化,本是写在人间烟火里的诗;旅游,则是带我们读懂这首诗的旅程。期待更多地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元”——不必宏大,却足够真诚,让每一份文化的邀约,都被人记住、久久回响。

来源:七一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记者手记丨这位英国学者谈“一带... 新华社伦敦9月24日电 记者手记丨这位英国学者谈“一带一路”,为何值得一听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位于英...
对话|难熬的困难都过去了,郑钦... 经历了2024赛季巴黎奥运会冠军和澳网亚军的高光,郑钦文的2025赛季多了许多波折。 在经历了澳网次...
原创 如... 如果地球诞生在仙女座星系,而不是现在的银河系,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乍看之下,好像并没有什么明...
如何让城乡养老资源从“倒置”变... 常青松 龙 希 未来一段时间,少子老龄化是人口国情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传统的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模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