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道小学数学题受到网友们的关注。题目很简单,说,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只要你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那基本上一秒就会算出“3×8=24”。
然而,若在答卷上写“3×8=24”,会被判错,应当写成“8×3=24”.
这是因为严格来说,两个乘数代表不同意义,前者代表每份数,后者代表分数,也就是说,写作3×8意味着3个苹果有8份,8×3才是8个苹果有3份,虽然最终答案一样,但实际含义不同。
同理,下面这道题中,32×3因写反被打叉,正确答案为3本书×32份=96本。
姬记得以前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知过俩乘数意义的不同,但在写作业或者考试时,从未要求过要如此严格的区分。
从知乎网友的回复来看,以前的教材的确没有这样的要求,而近几年教材变了,开始要求区分。
对此,姬翻看了下苏教小学数学教材官方公众号,在《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的相关文章里,清晰明确写了“要让学生讲清楚每道算式中两个乘数分别代表什么”。
不过对于这样的要求,网友们纷纷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赞成的与反对的都很多,一度争上了微博热搜。
二次元们自然也看到了相关讨论,在上千楼的回帖中,关于游戏《杀戮尖塔》的比喻获得最高赞。
“这有意义吗?”
“有啊!你看看杀戮尖塔的蛇花!”
给没玩过《杀戮塔尖》的姬友们解释下,这款回合制卡牌肉鸽游戏的操作很简单,每回合打出你手中的卡牌,或进攻,或加BUFF,或防御,用光点数后结束回合,随后等待敌人进攻。当全部敌人血量归零你便能赢,走到下一格。
蛇花便是敌人之一,从截图我们能看出,它一下攻击打8点血,这个回合要打3下。
这就是算式中两个乘数各有意义的经典代表了,在游戏中,若你的角色有护盾,可抵消敌人的攻击,假设你的护盾每次都能抵消1点的话,蛇花8攻打你3下,你要掉21点血,可3攻打你8下,你只会掉16点血。
塔批狂喜。
沟槽的八岐大蛇还在追姬
当然了,即使在游戏中很适用,依然阻挡不了许多人反对这样严格区分。
赞成一派多认为,这是遵从数学严谨性,培养良好逻辑思维的一环,反对的则觉得,这样过于条条框框,教育应注重实践,去死板规定前后损害灵活思维。
姬友们如何看待此事呢?在评论区告诉姬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