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哥笔记
作者:李成东
东哥笔记198期:
我们为什么不能轻视印度?
因为如果没有中国,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很牛逼的存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国在全球是一个神奇的异类存在!不考虑和发达国家对比,印度在经济总量、基础工业、军事自主、人才储备四大维度均居发展中国家顶端。
一、经济规模与增长动能
GDP总量全球第四。印度官方智库NITI Aayog宣布2024年印度GDP达4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尽管IMF数据(2025财年3.9万亿美元)显示其仍略低于日本(4.026万亿美元),但按当前增速,2026年将稳居第四。莫迪政府更提出目标:2030年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超越德国)。
人口红利与消费市场。总人口14.4亿(全球第一),15-29岁青年占比27%,劳动力资源充沛;中产阶级超1亿人,为全球第四大消费市场,支撑内需增长。
二、工业制造能力:基础产业全球领先
钢铁产量全球第二。2024年印度粗钢产量达1.49亿吨,仅次于中国(10.05亿吨),远超日本(8400万吨)和美国(7950万吨)。本土企业塔塔钢铁、京德勒钢铁等贡献53%产能,形成完整产业链。
发电量增速全球第一。2023年发电量19,582亿千瓦时,全球第三,同比增速7%(中国6.9%,美国-1%)。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产能提高70%,缓解能源短缺。
炼油与化工扩张。炼油产能2.568亿吨/年,2024年产量2.51亿吨(增长3.9%);目标2028年扩至3.1亿吨/年,成为亚洲能源加工枢纽。
三、军事自主化:从“万国造”到国产化突破
军舰建造能力。印度可独立设计建造驱逐舰(如“维沙卡帕特南”级)、护卫舰、常规潜艇,并拥有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4.5万吨)。海军舰艇总数达293艘,规模居全球前列。
导弹与核威慑。“烈火-5”洲际导弹(射程5000公里)试射成功,具备核三位一体潜力;
自主研发“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与俄合作),已出口东南亚。
军力排名争议。全球火力网(GFP)将印度军力列为全球第四,仅次于美俄中,争议点在于装备国产化率仍低(如坦克依赖俄制T-90),但规模与战略投送能力突出。
四、科技与人才储备:隐性竞争力
IT服务全球主导。软件出口占全球近20%,塔塔咨询(TCS)、Infosys为行业巨头;每年培养约150万工程师,硅谷科技公司30%高管为印裔。
航天与核能进展。“月船3号”成功登陆月球南极,成为第四个月球着陆国;核电站装机容量7.48吉瓦,计划2030年翻倍。
五、全球供应链地位:替代中国的关键角色
制造业转移中心。苹果计划2024年将25% iPhone产能迁至印度,富士康投资超18亿美元建厂;手机制造业崛起:2023年出口1亿部,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医药与汽车全球化。仿制药供应占全球20%,新冠疫苗出口超2亿剂;塔塔汽车收购捷豹路虎,本土品牌马恒达拓展电动SUV市场。
尽管印度面临基建短板、贫富分化(最富1%人口掌握41%财富)等挑战,但其规模优势与战略定位使其成为唯一能在全领域与中国对标的发展中大国。若排除中国,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的综合实力确属“断层领先”。
印度人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大家很讨厌印度人,但印度人的存在感确实越来越强,那么在哪些国家的存在感强?
截至2024年5月,印度侨民总数约为3500万-3542万,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
美国以540万印度裔人口位居第一,硅谷工程师占比1/3,科技领域影响力显著(如谷歌CEO、微软CEO),印度裔是最高收入族裔。阿联酋360万位居第二,最大
外籍群体,主导建筑、零售业,贡献阿联酋30%非石油GDP。
马来西亚290万第三,以泰米尔裔为主,多从事种植园工作,文化保留度高。
加拿大290万,同居第三,属于增长最快的移民群体,政治参与度高(特鲁多内阁20%为印度裔);
沙特250万第五,多为劳工,受政策波动影响大。
缅甸200万第六,殖民时期移民后代,面临公民权争议,集中于仰光、曼德勒。
英国190万第七,控制英国全国15%零售业,首位印度裔首相(苏纳克)诞生于此。
南非170万第八,契约劳工后代,主导工商业与专业领域(法律界22%、医学界18%)。
科威特100万第九,第二大外籍群体,集中于服务业,侨汇贡献显著。
斯里兰卡160万第十,多为泰米尔人,内战后面临经济困境(北部失业率28%)
印度裔人口占比高的国家,如毛里求斯(65%-70%)、斐济(35%-38%)、圭亚那(43.5%),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基本上印度裔掌控了当地的政治和商业。
2024年印度侨汇超1250亿美元,(占全球侨汇总额的12%),相当于印度GDP的3%,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为主要来源国。另外在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印度裔政治参与度显著提升,相比较于华裔更能打破阶层壁垒。
印度人有中国人一样的勤劳,甚至能接受中国人无法接受的委屈,但还有一个中国人无法超越的能力,“更抱团”!
印度人刻在骨子里的奴性思维更可怕
一朋友,也是某知名外企高管朋友在东哥群里评价印度人:印度人勤劳程度不亚于国人,吃苦抗压能力甚之,刻在骨子里的奴性思维更可怕,服从性、执行力都很强!北欧近几年经济情况一般,很多印度裔为了保住北欧国家的工作,主动要求降薪,长期看竞争力要高于国人。
印度裔很多高管都是基础职业经理人一级一级做起来的,这类人也是经历了学校、职场各种内卷拼杀后筛出来的精英,和我共事过的很多印度裔同事更喜欢是体系内做到极致,很少敢于冒险创新甚至颠覆现有体系,也就是这个管家角色。
印度人为什么对印度军队迷之自信?
因为确实是薪酬福利待遇给的多,人人向往的好职业。
士兵:基本工资2万-4万卢比(约1664-3328元人民币),综合补贴后约6万卢比(约4992元人民币)。军官:少尉:约4929元人民币/月,上将:约20235元人民币/月。
整体上大概相当于中国目前一半的水平,但考虑到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打工人普遍不到1000元/月,这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印度新兵服役4年仅25%可转正,离开的会获117万卢比(约10万元)安置费,无养老金。所以当兵四年可以拿到20余万,且当兵期间吃饭看病都不要钱,所以个个吃的膀大腰圆。当兵,在印度绝对属于高薪职业!
如果有幸成为25%转正的,当20年兵,就可以拿到养老退休金,最后一个月薪酬的50%。
印度2024年军费开支里24%用于支付军人退休金,总计185亿美元。(中国军队退休金是不在军费预算支出中。)。印度军费的60%用于支付薪酬,只有23.6%多用于购买装备。中国是30%比例薪酬,40%采购新装备。所以在印度参军的积极性非常高,选拔标准也很“高”(32%文盲)。
东哥结语
当然了,印度不行,不代表印度人不行。而印度人在全球表现很行,也不代表印度就能很行。中国有句古话很好解释这种现象,“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