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重建|自我成长|感悟故事
作者:北苏 | 图:网络
01
婚姻里有一个很现实的真相,并不是你努力,就一定会幸福。
相信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在现实生活里,你都见过类似的情节,一个人很努力的为婚姻付出后,他却并不会收获幸福。
不是遭遇背叛,就是夫妻关系剑拔弩张。
婚姻里有一种典型的“追逃模式”,过度的为婚姻努力,往往带有“追逃”的嫌疑。
追的一方为婚姻的付出隐忍会更多,这是“努力”;同时在付出更多之后,他们会对伴侣有更多的要求和控制,这是“追”。
另一方,“拿人家手短”但又没有能力回应更多,就会逃。
努力的一方,会继续追加抱怨和掌控;逃避的一方也会逐渐反击,同时开启更深的屏蔽。
当婚姻出现裂痕,没有哪一方是可以毫发无伤,全身而退的。
而若婚姻和谐稳定,却是双方、乃至更多人都能满足的既平常又可贵的幸福。
02
来访者朱女士,就是追逃模式婚姻的“受害者”,同时她又在自己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自己受伤的“施害者”。
结婚16年,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里,也把情感的寄托放在了先生的身上。
她希望先生理解她的付出,并因此心疼她的人,并且能够在他空闲时间多给她一些支持和陪伴。
而她认为简单且合理的要求,却被先生定义为窒息的强势。
双方各执一词,关系剑拔弩张;这样的局面持续了多年,在朱女士发现他与一位陌生异性关系密切后,冲突再次升级。
她悲伤愤怒,她质疑羞辱;他沉默对抗,他暴怒反击;反复的纠缠后,他搬出家门。
她打算去跟踪他,看他住在哪里;她也想要找他对质,他是过错方,是他伤害了婚姻和家庭,他凭什么不认错、不请求原谅。
可是,朱女士又害怕,再吵,他们真的会“离”。
她还不想放弃婚姻,可是她越是努力想要解决婚姻问题,想要让先生认识到他的错,想要让他承认多年婚姻里对她的亏欠;
他就越逃避,越是反过来控诉她这些年的强势和控制。
两个人有理有据的对质,婚姻却与他们内心真正希望的方向越走越远。
很多经历危机的婚姻,都会卡在这里,两个人都没有坚决 要分开,却又无法确认婚姻还有变好的可能。
好似只有一方承认错误,并做出改变,才可以解决问题;
而又没有哪一方能够心甘情愿的认错,事实上双方心里都觉得自己才是吃亏的受伤的。
03
面对这让人很无力的局面,要如何解开婚姻的这道题呢?
首先,暂停盲目的“努力”,别只论对错,因为论不清谁对谁错。
很多夫妻会很努力的解决问题,努力的方式就是盲目的论对错。
朱女士的先生是有错的,站在朱女士的角度,他的背叛对婚姻和家庭是一种带有伤害的行为。
朱女士可能也是有错的,只是她错的更隐晦一些,站在她先生的角度,她的一些要求和控制,也是错。
总之,所谓的对错,只是双方站在自身角度的评断。
无法说谁的错更大,谁的错小一些;因为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想要解决婚姻问题,就需暂停盲目的争辩和对质。
需要夫妻各自为自己的部分负责,己在过往的婚姻经营中,有过不妥的行为。
也许有些读者会很难理解,背叛就是背叛者的错,凭什么让被背叛的一方也要去看自己的错?
这里的承认,不是向对方承认错误,也不是成为婚姻问题的背负者;
而是向自己承认,承认在过去的婚姻中,自己的一些意识、认知、行为对婚姻经营来说是无效且有消耗的。
承认自身的不妥,是带着自我负责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婚姻问题;
盲目认错是妥协,只是让婚姻表面和谐,没有触及底层问题。
前者做好了,婚姻才可能被挽救;后者,只能让冲突暂时缓和,问题还会再次出现。
04
第二:婚姻危机的出现,照见的是夫妻双方各自的成长课题。
大部分的婚姻里都会存在追逃模式,只是程度不同。
追的一方与逃的一方,其实都缺少为婚姻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不要以为追的一方为婚姻付出很多,ta就会有能力经营婚姻。
事实上,过度的付出和自我牺牲,与隐形的高期待要回报是捆绑在一起的。
还是以朱女士的婚姻为例,在潜意识深处,她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不相信自己会完全被爱;
潜意识就会推动她以“付出”的方式去和伴侣家庭连接,并试图通过外在接收她的“好处”,而回应她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可。
她要成长内在,经过专业的支持后,找回自我认可,找回她内在对自己的爱和相信。
当她不需要再向外求得认可和爱,她为婚姻和家庭的投入就会更加纯粹,她就不再执着“回报”,她对伴侣的“追”才会减缓。
朱女士的先生呢,他需要成长的课题同样是:自我认可和自我看重。
从心理动力角度看,他在婚姻里的“逃”,不能单纯以不负责任解释。
他内在的力量和能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匮乏的;当妻子也向他索要爱和认可,他无力回报妻子时,他就会选择逃跑。
并会同时把妻子的付出和要求,理解为对他的强势控制和不理解。
问题就是这样产生的,看似两个成年人组成婚姻;实际上两个内在还没有完整、却不懂自我负责的小孩,在相互索取。
其先生需通过自我成长,内在建立稳定成熟负责的能力,他才能够在婚姻和家庭中承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05
第三:试着放下对伴侣的期待,每个人觉醒的频率不同。
婚姻危机,其实是一场需要夫妻共同“进修”,又各自“晋升”的考试。
如果伴侣考不过,不参考,你会怎么做?
你会选择自己也不考了,还是你要坚持只有他也认真备考,你才会同样认真备考?还是无论他怎样,你都会认真对待你的考试?
杨定一在《必要的创伤》里写道“你这一生所经过的,无论是泪水、是委屈、是伤痛,没有一点一滴是偶然。全部都是老早就已经安排,而都是你必要的经过”。
有一些发生就是现实,有一些就是必然会发生,有一些就是需要你去经历的。
这其中可能也会包括伴侣掉队,甚至是与你分离。
你是否愿意为了自己,而做到接受和承认?
接受,你就是只能改变自己,无法改变他人;
接受,就是只能由你为你想要的“挽救婚姻”负责,你无法要求对方与你一同努力;
承认,你内在期待他改变;也承认,他不会满足你的期待;
继续承认,他不会为你改变,他只会为他自己改变;
再继续承认,你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的爱与安全,你终将要学习自我给予。
这就是婚姻危机对你最深的考验。
你并不能通过努力改变伴侣来挽救婚姻,你只能通过自我的成长,来重塑关系。
与我工作的很多朋友,都经由自我的探索与重塑,而更好的成为了自己;同时其中也有较大一部分朋友因此而改变和改善了ta原有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有需要,请记得我会一直在这里,同你一起去经历、去看懂,去连接接纳自己,去更爱自己,去穿越这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