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市的竞争节奏越来越快,竞争风气愈发浮躁,新车研发周期和品质验证周期被不断缩短,围绕汽车产业研发研发提速的发展需求,以及品质和质量的底线坚守,车企到底应该如何做好速度效率以及安全质量之间的平衡?
作为合资品牌阵营的领头羊,上汽大众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答案——在快节奏中坚持“慢功夫”。
试验与验证环节 非常硬核!
前不久,围绕研发和验证体系等非常“硬核”的整车试验、验证环节,上汽大众启动了“品质开放日”系列活动。
活动中,我们亲自参观了:25天模拟真实户外暴晒一年的耐候性试验、车门开闭100,000次的耐久性试验、模拟极端工况下抵御远超特大暴雨级别降雨量的可靠性试验等一系列高标准的测试项目,还走进了四驱转鼓声学实验室、电磁辐射抗扰实验室、四通道车身实验室,感受着上汽大众对于产品稳定、可靠、安全等方面的体系化验证。
上述也仅仅是上汽大众一系列高标准、非常硬核的研发、验证测试项目的“冰山一角”!
纵观整个行业,面向媒体和公众开放工厂展示试验室,或许早已屡见不鲜。
但与目前行业大部分车企只是停留于展示和参观的表层不同,此次品质开放日,上汽大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试验室,还针对可靠、耐久、安全、验证等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度聚焦,围绕“研发提速与质量保障”,更是还联合产学研多位专家展开了热烈探讨。
在上汽大众看来,效率与质量并非对立,洞悉标准本质依旧能兼得“快”与“稳”。这不是说说而已,数据已经做出了证明。
据了解,为了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响应智能化、电动化时代下的消费需求,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升研发效率、优化开发流程,加快研发速度,上汽大众主动应变,如今已经将研发周期缩短了30%以上,研发周期从54个月缩短至24-3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通过削流程、砍验证、减环节做到的,更不是以牺牲质量验证为前提,而是通过并联化研发模式,数字化工具和虚拟技术,中德双方接力式工作,以及基于大量的数据和样本经验积累,在部分验证环节提效提质等体系效率协同提升做到的。
一方面围绕时代趋势主动求变,另一方面上汽大众也在这个一味求快的时代有着自己的“坚守”。
在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基于“安全永远是底线”这一核心理念,围绕品质和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汽大众更是拒绝品质浮躁和质量妥协!
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言:“定义一款车能否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杆秤’。这杆秤背后的信心,来自于稳定的试验资源和完备的开发与验证体系。每一个结论,都是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试验标准而得出的。”
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
毫不夸张地说,在每一个项目节点,上汽大众都会严控开发质量、评估交付物的成熟度,将 “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这一理念贯穿始终。
据介绍,在整车和零部件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上汽大众遵守的标准就足足有将近8000条!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国标、大众汽车集团的企业标准,还涵盖了“DIN/ISO/VDA”等国际标准。
为了确保车辆从设计到生产再到交付的质量一致性,围绕整车耐性及可靠性、耐候性、碰撞、耐用、性能、功能试验六大类,上汽大众在批量准备阶段的准备阶段就涉及了80余大项、3000多种试验组合。
在这些试验之中,为了极限验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上汽大众的试验标准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准。
比如:道路耐久试验,行业耐久里程测试标准普遍在3万-5万公里,上汽大众的标准是10万公里,单车试验周期近8个月,相当于用户工况里程30万公里。
再比如高温高寒环境下的可靠性测试,行业平均在1万-1.5万公里,而上汽大众的可靠性里程测试标准为3万公里。
此外,上汽大众强调全场景覆盖,车辆要经历近120℃的暴晒、-50℃的冷冻,模拟吐鲁番、海南等地区自然环境的曝晒强度,既抗住高温高寒高湿,还能应对盐雾腐蚀等全球极端气候,为用户留足安全冗余。
而来到门盖强度耐久试验室,车辆的前后车门要进行10万次的开关,相当于普通用户30年的使用强度。
上汽大众整车四驱转鼓试验室是国内首家采用双鼓面安装模式的声学试验环境,走进其中,仿佛置身比深夜睡眠时更安静的密闭空间,能捕捉到车辆细微噪声的差异,从而优化车辆的静音性能。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逐渐提升,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也至关重要。
在电磁兼容开发和试验方面,上汽大众很早就设立了电磁辐射抗扰试验室,从零部件层级开始遵循“每件必测,合格上车”的原则,让车辆既不受强电磁场干扰,也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和人体健康。
最值得一提的是,以整车道路测试为例,在样车试制阶段,上汽大众平均每个项目要投入200辆测试车,单车最高测试里程达10万公里,相当于用户行驶30万公里。每一个项目测试至少跨越一年半的周期,穿越两次寒冬、一次酷暑。
红点观察:
上述这些数据和标准,无疑是对德系精工标准“含金量”的最好诠释和体现,同样也是对上汽大众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实现韧性增长和逆势回暖的有力佐证。
站在上半年以品质跑赢市场的成绩视角下来看,这些数据和标准,更是为上汽大众接下来的稳扎稳打注入了更强劲的竞争底气。
尽管安全和质量作为汽车的“隐性价值”,在抢占消费者心智时,不如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类“显性价值”更有冲击力,但进入2025年,从监管层面到终端市场,市场对于汽车汽车安全和高品质质量的重视程度却越来越高。
伴随着消费逐渐从功能配置和流量狂欢,向品质主义和安全质量回归,可以相信,基于稳定的试验资源和完备的开发与验证体系,即便现如今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坚持长期主义和品质主义的上汽大众,仍将在中国市场以“德系品质”赢得市场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