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5年,吐蕃回鹘纠集数十万大军,进攻大唐首都长安城。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玄宗的孙子唐代宗,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彻底平定,才刚刚过了三年,皇帝居然第二次被逼迫跑出自己的首都,看起来这大唐帝国真的是江河日下了。
最后还是郭子仪,利用自己这张老脸,单刀赴会再加上联军内部貌合神离,这才算是彻底解决了这次危机,郭子仪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瓦解他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次联军的撮合者,在半路上死了,要不然的话郭子仪敢单刀赴会,那就是羊入虎口。
要知道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帝国百年来在西域甘肃苦心经营的成果全部清零,掠夺果实的就是吐蕃回鹘。这两家才刚刚杀红眼,是谁有那个能力把他们糅合在一起呢?仆固怀恩。一个在历史书上名气不大的人,后来人们谈及安史之乱,最大的功臣脱口而出就是郭子仪李光弼。
可是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些事情,这两位的排名可得往后靠一靠,因为真正的首功是仆固怀恩。那么功高盖世的仆固怀恩,最后怎么会当带路党,亲自组织反唐联军进攻长安?
功高第一人
仆固怀恩是一个胡人,当时因为安禄山的反叛,很多人都觉得胡人缺乏忠诚度,可是仆固怀恩用事实打破了这荒谬的结论。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他们家可以说得上满门忠烈,几乎全部都战死沙场,就连自己家的女儿,为了争取回鹘部族的援助,全都远嫁他乡。这简直就是大唐版本的杨家将。后来他又带领军队收复长安洛阳,平定河南河北,功劳比郭子仪李光弼只高不低。
史记:一门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说谕回纥,再收两京,平定河南、北,功无与比。
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呢,到底是因为他狼子野心,图谋不轨。还是大唐帝国兔死狗烹残害功臣?
猜疑一切的孤家寡人
首先要为这件事情负责任的是大唐老李家的疑心病传统,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干了那一档子灭绝人伦的事情之后,后世子孙就得出结论,亲兄弟是信不过的。到了唐高宗李治登基初期,舅舅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把控朝廷。
长孙无忌在位期间对大唐王族凡是有点能力的亲王比如江夏王李道宗,吴王李恪,驸马柴令武等人,那可真的是斩尽杀绝,就连皇帝亲自出面求情,请求放这些兄弟叔伯一马都不行。这个时候唐高宗就明白了,朝廷上面这些满口忠君爱国的家伙一个都不能信。
于是他就决定相信自己的老婆武则天,可是没有想到啊,连后宫也是不能信的,武则天后来差点就把大唐给灭了,这个时候他们又得出了一条重要的教训,后宫绝对不允许干政。武惠妃杨贵妃都被唐玄宗宠到天上去了,可涉及到皇后位子,什么山盟海誓都没用。
唐肃宗到唐昭宗,一百多年没有一个皇后出现过。靠政变上台的唐玄宗李隆基,天天害怕别人政变他,据史书记载,只有高力士守到门外,他才能够放心睡得着。对于那些可能发生政变的兄弟亲人,唐玄宗搞了个十王宅,把他们像猪一样圈养在一起。周围是24小时360度无死角的人肉监控。这好不容易才把中央政府里头可能政变的人给防住了,可是没有想到祸乱居然从地方上冒出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么看来不仅中央的人不能信,就连地方上那些节度使也是随时可能造反的。这么一来就导致了大唐王朝接下来的一系列吊诡操作,他们对于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来瑱的防范,比对叛军的戒备有过之无不及。
本来757年收复两都后,叛乱可以提前5年结束的,当时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已经纠集9路大军开始反攻叛军老巢,可这时候唐朝政府一看不对劲,万一这些家伙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怎么办?于是派了太监鱼朝恩去接管指挥权,外行指挥内行,结果给了叛军逆风翻盘的机会,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拙劣互动害死人
双方之间没有了信任的基础,那么将来想要把日子过下去,就必须要拥有极高的关系攻略能力。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维持着这种脆弱的关系。可是偏偏仆固怀恩跟唐代宗两人的关系攻略能力都不怎么样。
有一次,女婿回鹘可汗过来帮助大唐帝国平叛。走的时候指名道姓让老丈人去送送,仆固怀恩再怎么蠢都知道,这种事情要是去了,很容易会被人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可皇帝发了免死金牌,必须去,那只好上路了。可是经过太原的时候,跟河东节度使辛云京闹出矛盾。双方互相告发对方谋反,朝廷看了这情况。就派了一个叫做骆奉先的太监过来,这太监两边收钱,本来回去打个哈哈混过去就行了。
可是他住在仆固怀恩的军营里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仆固怀恩想留他过节,就把他的马藏了起来,这本来就是草原上留客的风俗习惯,可这个举动落到了骆奉先眼里,就变成了仆固怀恩谋反,要干掉他。连夜跑回去告状。
面对这种情况,大唐帝国政府应该怎样处理。仆固怀恩:骆奉先肯定回去告我的黑状。中央政府会不会动我呀?朝廷:骆奉先跑回来了,仆固怀恩会不会怀疑朝廷不信任他?这种猜疑之下很容易擦枪走火。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把气氛弄得紧张一点,然后再把骆奉先的人头砍了,罪名就是邪恶太监意图诬告忠臣。这样一来可以表明朝廷的态度,又可以转移注意力,毕竟跟谋反这种大问题相比,之前跟辛云京那点不愉快算得了什么?
可是朝廷好死不死的居然让他回京自辩,这个举动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朝廷要搞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平定安史之乱四大功臣之一,来瑱。就是因为放弃武装,到中央政府里头的当丞相,被宦官活活搞死。
至于后面是不是有皇帝的点头,那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了之后肯定没有生命安全保证。但是到目前为止仆固怀恩还没有反。只是拒绝解除武装,坚决不去长安。
可是唐朝政府接下来的攻略,彻底逼反了他。762年,吐蕃破长安,皇帝向各路大佬发出求救,但是由于信用破产,就连李光弼都不去,还是郭子仪带少数人摆空城计吓跑吐蕃。可是皇帝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唯独没有跟仆固怀恩打招呼,这么一个缓解双方关系的机会,硬生生变成了敌对信号:你完了,皇帝根本没把你当自己人。
等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急急忙忙让颜真卿去修复关系,晚了。
颜真卿日:陛下在陕,臣往,以忠义责之,使之赴难,彼犹有可来之理;今陛下还宫,彼进不成勤王,退不能释众,召之,庸肯至乎。
到此为止仆固怀恩,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
这件事情要负主要责任的肯定是政府一边,就连皇帝事后都承认是他辜负了仆固怀恩,不是仆固怀恩负大唐,照样把他的画像放进凌烟阁。命辇怀恩母至长安,给待优厚。可这种补救已经是聊胜于无了,第一功臣都被逼反,大唐王朝再也没有办法取信于天下了。
上一篇: 决定必赢“云扑克有挂吗”最强透视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