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汽车圈的主要话题,2025年围绕智能驾驶的“生死局”会进入白热化阶段;可是细心的汽车爱好者还是发现了更值得解读的话题,那就是车企们纷纷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其中除特斯拉、小鹏等自带互联网基因的年轻企业以外,甚至还有一些“国家队选手”的身影。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到底哪个潜力更大呢?
笔者认为汽车行业的未来实难预料,最终将形成怎样的格局也难以描绘;因为“共享”是智能汽车的最终目标,而一旦实现共享则C端市场的空间将急剧压缩,届时所有车企都将围绕B端出行市场展开角逐。
还是来看汽车产业战略四步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