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费率改革启动一年多,这些主动权益基金为何仍未降费?
创始人
2025-02-10 10:20:11
0

文丨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站在当下回望公募降费历程,无论是力度还是广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募费率改革启动以来,先后掀起了三轮下调管理费和托管费的浪潮:从主动权益基金到ETF,再到近期的QDII基金

从结果来看,这是一场几乎覆盖全行业的让利行动。在监管的倡导之下,绝大多数基金公司积极响应,推动降费落地。但也有基金公司姗姗来迟,或仍未释放降费的信号。

主动权益基金是最早启动降费的品类。2023年7月,证监会研究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虽然官方没有公开发布这份文件,但方案的主要内容见诸于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

其中提到,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

然而,距离该期限已过一年,仍有46只主动权益基金(不含QDII基金和浮动费率基金)没有完成这一降费要求,涉及7家公募管理人(数据来源:Wind和基金招募说明书,截至2月9日)。

具体分三种情况:有39只仍维持“1.5%管理费+0.25%托管费”;有5只托管费在0.2%以下,但管理费为1.5%;有2只管理费在1.2%以下,但托管费高于0.2%。

谁还没降费?

从产品数量来看,仍未完成降费要求的主动权益基金,主要来自3家具有外资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

数量最多的是宏利基金,涉及22只产品,当前费率均为“1.5%管理费+0.25%托管费”。截至2024年末,这些产品规模合计148.77亿元。

其次是汇丰晋信基金,有9只产品仍维持“1.5%管理费+0.25%托管费”,截至2024年末,规模合计187.15亿元。其中6只是公司投资总监陆彬管理的产品,规模合计127.27亿元;2只是助理研究总监闵良超管理的产品,规模合计56.3亿元;1只是吴培文管理的产品,规模为3.58亿元。

摩根资产也有7只产品未启动降费。其中6只维持“1.5%管理费+0.25%托管费”,还有1只FOF基金托管费仍为0.25%。截至2024年末,这些产品规模合计123.61亿元。

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有2只产品在列,分别是摩根新兴动力、摩根中国优势,截至2024年末,规模合计70.25亿元。他管理的另外2只基金——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期,早在2023年8月31日就已降费。

不过,这3家基金公司涉及产品所处阶段不同,有的已经明确降费日期,有的尚未行动。

1月25日,宏利基金发布公告称,对上述22只主动权益基金进行分批降费。宏利改革动力量化策略等4只产品将于2月15日开始下调费率,其余18只会在3月31日启动降费,调整过后,费率水平均为“1.2%管理费+0.2%托管费”。

汇丰晋信在2024年12月1日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汇丰晋信中小盘等10只产品即日起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下调至1.2%、0.2%,前述9只主动权益基金将在3月31日降至相同费率水平。

而摩根资产涉及的7只产品暂未发布降费公告。对此,摩根资产向《财经》新媒体表示,公司将积极推进旗下其余权益产品管理费/托管费的调降,具体请以公告为准。

对于前述产品降费迟缓的原因,宏利基金表示:“考虑到投资者利益,我们在2023年有第一批产品进行了降费。这次其他权益基金的降费时间,是公司综合考虑后的决定。”

汇丰晋信基金则称,公司按照既定规划,分批调降旗下权益产品管理费用,逐步降低公司产品的综合费率水平,优化公司产品费率结构。

从股东背景来看,宏利基金和摩根资产是外商独资基金公司;汇丰晋信基金是合资公司,由山西信托和汇丰环球(英国)分别持股51%、49%。

除了上述3家基金公司外,还有3家券商资管、1家券商旗下的部分主动权益产品尚未完成降费,且没有提上日程。其中,中信证券资管有4只产品,广发证券资管有2只产品,光大证券资管、中信建投证券各有1只产品。

监管指导or自发行动

为何部分基金公司降费迟缓?每一轮基金降费潮是如何推进的?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是否为监管硬性要求?

《财经》新媒体从业内了解到,每一轮降费潮的推进略有差别,不同基金公司考量的因素也有所不同,有些受监管窗口指导,有些则是跟随同行行动。

一家头部基金公司人士透露,2023年7月第一轮主动权益基金启动降费时,不少大型基金公司有接到监管的非正式通知,要求旗下相关产品在某个时间期限内,将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降到1.2%和0.2%以下。

“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因为还要考虑到公司的可持续运营问题,在节奏上就会适度放缓。”该人士补充道。

一家非外资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没有收到监管的硬性要求,“我们是看着头部的动作,慢慢跟上的一批”。

“我们没有收到过监管指导。”一家外商独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监管最初召开基金降费座谈会时,并未邀请外商独资基金公司高管参加。

据其了解,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降费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东的态度,“我们是先观望其他8家外商独资基金公司的动作,反馈给股东方,沟通过后再跟进降费”。

和主动权益基金降费的背景有所不同,第二轮ETF降费始于市场竞争。

2023年底,以易方达为代表的头部基金公司,宣布将旗下部分ETF管理费降至0.15%,托管费降至0.05%。之后,多家基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跟进。但彼时参与降费的ETF产品,并非单一指数赛道规模最大的产品。

到了2024年11月,多只“巨无霸”宽基ETF宣布降费。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一波降费潮是由监管指导推动。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在证监会今年1月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到“适时适度引导行业机构调降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近期,降费的趋势漫延至QDII基金。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将旗下主动型QDII基金管理费至1.2%,托管费降至0.2%。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此次QDII基金密集降费也是由监管推动。此前不少QDII基金的管理费为1.8%,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公募产品,监管方面关注到了这个情况,于是进行了窗口指导。据悉,QDII基金降费将于3月底之前完成。

公募降费的趋势仍将延续。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监管也关注到货基收益持续下行背景下,管理费偏高的问题,后续或将推动货基降费。

此外,在1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2025年起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450亿元左右的费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色美食、老字号产品上列车,“... 今天,商务部等9单位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围绕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
一个医院实习生是如何成为NBA... 体坛经济观察◥ 作者:李辉 本文字数:2358字 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在如今的NBA世界,查拉...
为佛山“行通济”做一首诗,De... 要说最近谁最火? 火爆全球的顶流 非它莫属 国产AI大模型 DeepSeek 👇👇👇 什么是Deep...
张凌 | 如何优化残疾人教育公... 残疾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之一。以...
国家级枢纽上新,这次为何点名荆... 又一批“国字号”枢纽上新,这一次被点名的是荆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
避险投资热潮起,黄金连续创新高...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2025年开年,身价一骑绝尘的黄金成为投资市场的热潮。据Wind数据,2月1...
游戏公司回应被《哪吒2》出品方... 近日,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起诉北京龙威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尚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
原创 张... 在大唐盛世,有这么一个人,他才华横溢,本应在朝堂上大展宏图,可最后却落得个被贬他乡的下场。 他就像一...
如何开启夜间模式,提升夜晚设备... 夜间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晚上使用设备时,能够减少对眼睛的刺激,给我们带来更舒适的视觉体验。随着智能...
原创 甲... 在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中为数不多的清醒之人意识到中国有必要组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部队来捍...
寒冷季节哮喘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 专家提示:寒冷季节哮喘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 低气温对哮喘患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专家提示,在寒冷季节...
流感≠感冒!常被忽视的流感到底... 近期,流感的话题接连冲上热搜。有些人认为流感就是大号的普通感冒,难受几天扛过去就好了。然而,得了流感...
亚冬会引领 冰雪产业如何 “滑... 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的盛大启幕,无疑是冰雪领域的一场高光盛事。作为亚洲冬季体育的顶级赛事,亚冬会汇聚...
儿童玩雪圈意外撞伤游客如何定责... 原标题:儿童玩雪圈意外撞伤游客如何定责?法院这么判→ 冬天的雪场,无论是滑雪、开雪地车,还是孩子们钟...
零售价腰斩、比小菜还便宜,“果... 华声在线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梁彤 曹雨彤 (长沙市蔡锷路的果味飘香平价水果超市外摆区,桑提娜单J...
《哪吒2》的四海龙王,颜值为何... 哪吒2已经成为超级爆款,观众热议着哪吒与敖丙的并肩作战,李靖和殷夫人的舐犊情深,申公豹的复杂挣扎,反...
泽连斯基:如果这是结束冲突的唯... 泽连斯基预感“时日不多”,用2个字定义普京,明示领土可以放弃? 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
奢侈品市场需求疲软,Coach...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实习生 赵文豪 北京报道 近期多个奢侈品公司陆续披露业绩,整体增长乏力...
合资品牌“一口价”大混战,为何... “汽车圈传来喜讯,一大波车企开年就发福利,火力全开一口价击穿价格下限,4.9米的合资B级车不到12万...